柏拉图说 “政治家的天职是一项神圣的感召,它在人们之中享有引人注目的特殊荣誉”。但是在现实中,政治家的道德经常会面临考验,自律还是他律、利己还是利他、廉洁还是腐败、生活自由还是道德沦丧、正义与社会公平、情与理、舆论和良心等路径相反的迥异选择。由太原师范学院魏峰、韩建萍所著的《政治情操论——政治中的道德争论》就是直面这些问题的一本专著。此书是“学习型领导新视野丛书”中的一本,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道德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道德是依靠人的内心信念而自觉遵守的社会规范,是一种人的自律精神。在政治生活中,公众期待社会管理者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正当权利的实现,也期待管理者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政治家和国家公务人员通过改变自身而把公众要求当成自己的追求,实现与公众目标的统一,这是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每一个政治家和国家公务人员都必须认识到,政治家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感绝对不是个人的素养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一个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社会环境中,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提高是很难做到的,甚至一些基本的道德认知也会发生错乱。在自律还是他律、利己还是利他、廉洁还是腐败等诸多问题上的疑惑与困顿,使一些人迷失了方向,丧失了操守。当缺乏社会的外在监督需要自我约束时,往往放任自己的行为,什么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都被个人的私欲所代替,甚至当社会舆论铺天盖地地进行谴责时,还能够心安理得地为自己寻找辩解的理由。
《政治情操论》认为,要想从这些困顿中解脱,就需要为政者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念。斯宾诺莎认为,自由在于对必然的认识。道德行为的自由,同样需要建立在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认识基础之上。同时,也需要他们培养自己稳定的道德情感,具有确定的价值选择方向,能够将人民大众的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
《政治情操论》在最后一个章节“政治生活的意义”中指出,关于政治家的责任,中国共产党认为,作为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造福人民大众,推动社会进步,作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认识是完全符合现代社会文明、民主政治的要求的,党中央把它归结概括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西方,政治家对于自己的责任也有着近似的看法。他们认为政治家的责任就是服务社会民众,保障每个社会成员能充分享有独立、自由、平等和幸福,免受精神压迫和物质匮乏之苦,维系和捍卫社会正义和平等。虽然东西方社会在政治制度、文明传统、风俗习惯上有差异,从而导致了政治家在从政与执政中所具体采取的方法、形式有所不同,运用的思想观念也不相同,但是这并未影响和改变政治家们对政治的理解、对自身责任的认识,那就是真正地造福社会民众、造福国家、造福世界。
不同的人追求的价值不尽相同,每个人在不同阶段追求的价值也不尽相同,一言以蔽之叫做“多元、多样、多变”,《政治情操论》认为“作为一名政治人物,一定不能忘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每个政治人物都应该了解:以人为道德标准的确立,只是迈出了尽管很重要、却也是很有限的一步,还必须再进一步深入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政治情操论》一书,多学科出发又有新的视野,问题意识浓厚,紧密结合现实问题,例证丰富生动有趣,值得一读。
王秀娟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