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陵悲切送英雄 山川呜咽祭忠魂
乡亲们泪别因公殉职的第一书记郭建平
2019年8月6日上午,一场遗体告别仪式上,出现了几十个农民模样的陌生人——他们和逝者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从几十公里外自发赶来,为他们敬爱的郭书记送上最后一程。
古陵悲切送英雄,山川呜咽祭忠魂。
8月2日,山西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郭建平在村里开展工作时,突发疾病不幸殉职,年仅51岁。
老百姓无法忘记他,“真诚”“善良”“实干”是大家对他的评价,村里新栽的连翘和白皮松,新建的光伏电站,新修的广场和舞台等,都倾注了郭建平的汗水,都让老百姓深深地回忆着他。他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扶贫壮歌。
“我就是来扶贫的,一定要带领村民打赢这场攻坚战!”
2017年11月,担任兰花集团莒山煤矿培训中心主任的郭建平被派驻到台北村开展扶贫工作,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寒风凛冽中,他带领工作队员背着行李来到了台北村。
台北村有110户、293人,当时仅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50户、139人,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面对“穷家底”,郭建平没有退缩,坚定地说:“我就是来扶贫的,一定要带领村民打赢这场攻坚战!”
郭建平(左二)在工作中
脱贫,首先要找到“穷根”。进村第二天,郭建平就顶着寒风,带队入户走访。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因病致贫、缺少劳动力……一户户贫困村民的现状,让他一阵阵心疼。白天,他们走村串户做调查,了解村民所需所盼。晚上,将征求来的意见逐条梳理,整理成台账,寻求解决方案。干部群众思想落后,放不开手脚;缺少致富项目和增收门路,缺乏示范带动和技术指导;基础设施陈旧而且不足……制约村子发展的问题被一条条梳理出来,记在郭建平的村情日志上,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整整十八天,郭建平带领队员们白天披着大衣入户,晚上在村委楼上和衣而眠;整整十八天,最长五天四夜没洗过脸,只是忙着走访、对照资料、录入系统;整整十八天,贴下身心驻扎在村中,带着真心访群众、怀着真情听诉求、拿出真意解忧愁。
“十八天里,我们踏着大雪,走遍了台北、观村、卧牛庄3个自然村,全村110户,293人,全面了解并采集完毕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人的全部情况,顺利完成脱贫退出验收工作,打开了驻村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驻村工作队员尹军杰说。
从奋战脱贫攻坚到贫困退出验收,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新一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各级党政干部扑下身子,扎实帮扶,拿出“绣花”功夫,实打实地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任务落细落实,郭建平和他的队员们在脱贫攻坚一线激战犹酣,成为台北村强大的脱贫牵引,点燃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
“自郭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有了连翘和白皮松,入股羊明钙业,建设了光伏电站,村里也有了广场和舞台,一切都在变好,他却走了……”台北村党支部书记侯国新满含热泪说。
“这个书记干实事,是个好样的!”
台北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村民多以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虽然在2017年完成脱贫退出,但如果没有后续产业保障,依然存在很大的返贫风险。
经过实地了解情况,发展林木种植产业为台北整体脱贫打开了突破口。“台北自然条件是不太好,但水资源丰富,一直是陵川的水源地之一,村里也有种植林木的传统。”尹军杰说,在2017年底完成验收工作后,郭建平就多方争取资金和政策,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发展了157亩连翘和170亩白皮松两个主导产业。
累的是自己,帮的是村民。驻村帮扶两年时间,郭建平的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他和村干部们多方争取资金和政策,两个主导产业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争取扶贫资金20万元,扶持壮大集体经济25.6万元入股羊明钙业有限公司;建设了发电量15KW的村集体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同时,他还争取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各类资金100余万元,先后为村里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修复了文物古建招贤馆,实施了环境整治工程,使丈河到台南台北段公路顺利通行,让台北村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列。他去世之前,正在组织全村干部群众向创建“文明村”冲刺……
如今,台北村变美了,村里的贫困户富裕了,而为这片热土付出了全部热血的郭建平,却永远离开了大家,留给村民无尽的哀思和追念。
只要提起“来扶贫的郭书记”,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书记干实事,是个好样的!”
“他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把老百姓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他是个好人,是党培养的好干部。他真正把自己当成了村里人,把老百姓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台北村81岁的老党员侯小毛说。
侯小毛早年因意外瘫痪在床,一直没办法出门,郭建平有事没事经常过来看他。看见他的轮椅坏了,郭建平主动提出给他换个新的。“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我也不方便出去,郭书记亲自到县残联领上轮椅送到家,真是个好人啊。” 侯小毛的老伴李先翠说。
五保户侯春明的居住环境很差,生活上有很多困难,郭建平建议将他送往敬老院生活,但老人故土难离。之后,郭建平多次带领老人到敬老院参观,打消了他的顾虑,还跑到县民政局、镇民政部门,了解入住条件和办理程序,并亲自开车带领老人到陵川县人民医院体检并垫付医疗费,填报各种证明手续。
2018年6月29日,侯春明顺利入住西河底特困移民敬老院。办理入住手续那天,他拉着郭建平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共产党的政策,让我开始了新生活!”每逢周末,郭建平都要顺路到敬老院看望侯春明,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同居室的老人问侯春明:“这是你家啥亲戚?”侯春明总是骄傲地回答:“这是我们村第一书记!”
贫困户侯同法说,他身体不好,有几十年的老哮喘病,后来心脏又放了支架,平时几乎不能劳动。“郭书记来了以后,经常来家关怀我看我,让我种了好多的连翘树、白皮松,我一年的收入就有三五万。现在一切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要不是郭书记一直来看望我,经常教导我怎么脱贫,我自己也就灰心了!”
一桩桩,一件件,郭建平留给了台北太多的故事。村里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每一个村民都把他视如亲人,村里群众的大事小情他都不遗余力帮助解决,就连他的私家车都成了村里群众的“公用车”。
雪后路滑,郭建平驾车外出办事,乡亲们得知后,主动清扫积雪,并迎着凛冽的寒风,手推肩扛,拿着铁锹一路将车辆护送至安全地带……
这就是郭建平,他用一桩桩、一件件细致入微的小事,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护,树起了一个共产党员、扶贫干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我从来不后悔老郭去村里工作,因为我知道他是个负责的人。”
“老郭是个特别心细、负责、认真的人,把大家所有的事都想在前头。”驻村工作队员王星星说,今年3月,郭建平请假到北京办事,周二晚上去,周四傍晚就急匆匆赶回村里。大家问他怎么不多待几天,他淡淡一笑说:“一堆数据、资料,不能出任何纰漏,赶快回来做完才放心。”
这也是他驻村以来唯一一次请假办私事,但却两过家门而不入,没有顾上回趟家。
“自驻村以来,郭书记对我们工作队员的要求是相当严格,他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坚持五天四夜在村,吃住都在村上,而且平时都给我们做饭。”王星星说。
“我从来不后悔老郭去村里工作,因为我知道他是个负责的人。但就是心疼他走得太突然,太快了……”郭建平妻子唐晋花说着说着,泪水再次抑制不住流下来。她的眼泪中,流淌的是夫妻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帮扶群众的“贴心人”,无私奉献的“好党员”,郭建平尽管长期工作在扶贫一线,五天四夜驻村、周末加班加点,但他对家人的爱从来没有丝毫的减少。
“每次回来,爸爸都会坐在餐厅的桌子上,打开电脑工作。每次问他,他总是说赶紧做完这些活,下周去了有新的工作还要做,不能拖。尽管如此,还是要抽出时间来给我们做顿好饭,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送药。”女儿郭子涵说。为了更好地支持儿子的工作,郭建平的父母虽年近耄耋之年,还是干脆搬回了农村老家。
郭建平走了,他计划为台北村干的许多事还没来得及实现,但他把良好的口碑留给了群众……
郭建平走了,答应好好陪陪妻女的承诺还没来得及兑现,但把更多的思念留给了家人……
郭建平走了,但他的奉献、他的精神却永远飘荡在古陵大地上,激烈着更多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们。
郭建平虽因公殉职,但他参与了陵川扶贫工作扎实开展的过程,群众们则见证了工作队在郭建平带领下完成陵川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
在陵川,还有一大批优秀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像郭建平一样,全力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心系群众,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用心血和汗水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华章,在脱贫攻坚的各个战场擎起了一面面鲜红的党旗。
山西新闻网记者 葛海霞 通讯员 李文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