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变成宝,苇子鼓腰包!吕梁山“水村”的贫富之变
700年前,前青塘村叫青舍里,因有“海眼”泽被桑梓,这里农业一度很发达;
540年前,王姓财主迁居到前青塘村,依靠水路,将生意从碛口做到了天津;
1978年改革开放,有水便有一切的农耕时代追不上汹涌的经济浪潮,青塘逐渐成为贫困村;2018年末,前青塘村整村脱贫,竟然靠的还是村里的“海眼”,那池流不完的甘甜水。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青塘村的水稻田
7月3日下午,太阳已经过了劲儿,78岁的王明德抽出一根纸烟,圪蹴在自家院门口点起来,83岁的王中云正巧路过,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才路过苇塘,叶子长得还好了。”
“嗯。”
“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产量越少价格越高。”
“嗷。”
王明德接过王中云散的纸烟,别在耳朵上。王姓在青塘是大姓,这两个老汉,明德是王财主家第18代子孙,中云是第19代,不仅是辈分差别,明德一家刚脱贫,中云却是有工作的技术员退休回村,是德高望重的能人。
明德话少,并不代表不认同中云的话。他忽地想起四年前,村里号召大家包粽子卖粽子,原本他认为粽子就是时节吃食,折腾不出样子来,没想到到今年,青塘粽子以及粽叶卖了1000多万元,全村靠着400多亩苇子脱贫了。他的耳畔响起中云那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话还是没错。”
晒干的粽叶
这话得从青塘村的“特殊”说起。临县安业乡有24个自然村,其他村里都干旱,只有青塘,挖地三尺就出水。历史上流传这里有“海眼”,据水文专家考证,这里处于古河道转弯的顶点,所以即便是大旱之年,青塘的水位也不会下降。因为水量充足,涵养了成片的苇子,盛夏时节,走在青塘村,一人多高的苇子随风“沙沙”响。
“青塘的苇子,刘家庄的汝子”,在临县,民间流传着这种说法,用来形容苇子长势就像柳腰女子,也因此,苇子上抽出的粽叶叶片大而厚,包出来的粽子异常好吃,使得青塘的粽叶远近闻名。
打起这片苇子的主意,琢磨怎么搅活青塘这池“水”的,是2011年回村,后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张新文。“每年一到端午,周围邻里,朋友兄弟们托我要青塘粽叶的就可多了,我让家里人包成粽子给大家送,因为吃得好,要的人越来越多。”张新文过去是个生意人,回了村里看到穷青塘的粽叶这么受欢迎,他动起了脑筋,“我去一家粽子做的比较大的老字号参观学习过,还听说河北那边有把苇秆加工成精品苇画的技术,我就也想把这个大家看不上的野草利用起来。”
青塘粽子远销国内外
站在田边,张新文拽着一支青绿的苇子说:“看见它是草,其实它是宝。叶子是端午节包粽子的好材料,苇秆可以加工成炕席,做成精品苇画,苇根又叫芦根,嫩的是美食,老的能入药。”2012年,张新文四处奔走,游说几个朋友搞粽子加工厂,原本都答应了,到了跟前都不做声了,不用说,大家都不看好这个项目。
“一是资金问题,二是销路问题,还有建厂选址的问题。”张新文中等个子,脑袋圆圆,语气里透着一股不服输。为了把青塘食品有限公司做起来,他言词恳切,请自家弟弟过来帮忙,想方设法筹钱,最终开起了公司。
2015年,青塘村首届“粽叶香”民俗文化节热热闹闹办起来了,那一年,青塘粽卖了5万个;第二年端午节,青塘粽卖了30万个。随后,临县青塘食品有限公司也拉开了阵仗,截至2019年7月,这一年的粽子卖了500万个,产值达到1200万元。
利用芦苇和优质水源优势,将发展芦苇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目前,青塘食品公司安排31户贫困户贷资入企,每人年分红3000元以上;吸收贫困户25人进厂打工,每人年收入1.5万元左右,辐射带动202 户628人脱贫。有趣的是,在“青塘粽子”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名吃以后,全村相继有40多户在自家自做自卖,有的开微店,有的走街串巷销售,每户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村民们做的精品苇画
如今,已经成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塘粽子”,已经随着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多年定居国外、年近七旬的临县籍高贵喜老人,曾专程回乡,买了10箱200个真空装的青塘粽子,带到美国让亲戚朋友分享。
好吃不如冰糖,好住不过青塘,如今的前青塘村犹如那片苇田,在干旱的吕梁山甚至晋西北都独树一帜,生机勃勃、摇曳生姿……
(山西新闻网 郝宏 摄影 苏航)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