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中国古村镇5月底大会碛口,三大亮点令人期待

时间: 2019年04月25日15:20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分享到: 评论:

 

(古村镇大会发布现场)

  “我们在全国找了很多地方,现在找到碛口,这个地方太好了!”4月25日,古村镇大会组委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四届古村镇大会将于5月23-25日在“九曲黄河第一镇”山西碛口古镇举行。大会主席、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在提到寻找碛口的过程时,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本届大会围绕“黄河传统,时代生活”主题设文旅融合、保护与活化、乡村振兴与县域发展三大专题,包括考察对接、开幕式、主题报告、专题论坛、专项评选、碛口宣言、主题活动等内容。

  

(美丽的古镇碛口)

  亮点一:文旅遗研大咖问道三晋、政产投融精英集聚吕梁

  古村镇大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秉承“保护与活化”的永久命题,先后在浙江乌镇、山东滨州、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及古北水镇成功举办,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超部门、多学科、跨行业的开放性古村镇领航大会。大会主席吴必虎提到,古村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但是延续乡村历史根脉、中华本土文化的活化石,更是“留住乡愁”、传承乡土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前提和保障,本届大会将继续坚持“跨行业联动、全社会互助、多资源共享”的宗旨与定位,把握高端、贴近需求,整合更多优质资源,为古村镇活化与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共识、新力量,助力中国古村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届大会邀请了近40位文化旅游、遗产研究、建筑设计、规划运营、投融资等领域专家学者、业界顶级领袖、古村镇保护与活化实践者,深度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实现古村镇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文旅融合如何推动古村镇长效发展?古村镇发展如何与县域经济互相支撑?如何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等问题。

  大会还将吸引近500名全国各省、市(县)、镇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领导,古村镇保护与活化各界人士、传统村落和古村代表,创客精英,与古村镇发展相关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及致力于古村保护事业的有识之士和全国志愿者群体等出席并现场交流发展理念,共建精英交流、跨界合作、无缝对接、互利共赢的交互平台。

  

(天荒地老李家山)

  亮点二:新碛口宣言重塑经典、十大古村镇评选再掀热潮

  据了解,14年前,山西省建设厅等单位联合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在碛口古镇研讨并发表了《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碛口宣言》,对推动全国古村镇的保护与活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14年后,大会将再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重聚碛口,在总结中国古村镇十几年间形成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基础上,深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进一步定位,形成更具时代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新·碛口宣言》,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此外,本届大会将继续联合新浪旅游&微博县域组织2019网友最喜爱的十大古村镇评选活动,通过全网参与、全民互动,公开投票选出网友最喜爱的十大古村镇,以期唤醒、提升村民和公众保护古村镇的自觉性,让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让优秀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代代相传。据新浪网政府旅游事业部运营总监徐静介绍,十大古村镇评选上线仅10天就已经吸引全国90个古村镇参加评选,网友投票超过20万人次,话题#我把古村镇说给你听#阅读量接近500万。

  

(古镇黑龙庙吸引了很多游客)

  亮点三:文化小径串联晋商记忆、采风行动再生风物力量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西部吕梁山的西麓,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成为大西北最大的水旱码头和集贸重镇。目前古镇完整保留着我国明清时期的货栈、票号、当铺、钱庄、码头等商业建筑,以及我国西北地区典型民居、院落、庙宇等传统建筑形态及丰富民俗,是集明清建筑、革命遗址、风俗民情、晋商文化、黄河文化与黄土文化于一体的巨幅画卷。

  昔日繁华的商埠虽已丧失功能,却是记录古镇变迁的活化石,守护着居民们的共同记忆,因此,本届大会组委会将以部分有代表性的老商号作为文化点,从空间上串联出一条商贸主题的“碛口古镇·拾一文化小径”,同时在每个点上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打卡活动,希望在趣味活动中唤醒闲置空间的历史使命,重拾晋商记忆,增进与会嘉宾对于碛口古镇商贸文化的了解。

  此外,会前会中还将组织多场对接考察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设计师、媒体网红等到碛口采风考察,从规划运营、文创设计、宣传推广等不同层面为碛口古镇出谋划策,并用实际成果让碛口古镇传统文化与地方风物得到再生。

  (山西新闻网 郝宏 文/图)

(责任编辑:李清伟)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山西武乡: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传统文化山西武乡: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传统文化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