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国家旅游事务委员会主席伊万诺夫·谢尔盖交流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晋商人物:32岁,山西成长天使网董事长兼CEO。
创业经历:从一名记者、网络大V转型,借助自身社会影响力,使用社交平台众筹300多万元资金,又与朋友投资150万元,筹建婴幼儿品牌公司。
经商原则:商业价值的获得,最终是为了实现他的社会责任。
创富目标:全力打造婴幼儿用品销售中的“淘宝”模式NO.1,创立中国母婴产品品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泛泛之谈在范炜口中,却被赋予了务实的意义。在太原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胜地郝庄服装城一隅,由前媒体人范炜创建的山西成长天使电子商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占据了迎泽区(双北)电子商务产业园两层商务楼。
范炜是谁?——原某报社记者,网络大V,微博粉丝总计高达300万之众。玩微博的山西媒体人,几乎都知道范炜,也或多或少地了解过网上的《范炜说新闻》时评脱口秀节目。说范炜是儒商,恐怕不会有人质疑。当拒领新版记者证那天,他志在“儒商”的决心已然落地结果。去年,他借助自身社会影响力,使用社交平台众筹300多万元资金,又与朋友投资150万元,筹建婴幼儿品牌公司。如今,公司全力打造婴幼儿用品销售中的“淘宝”模式NO.1,启动伊始,日销上万。
年轻商人初长成
范炜就读的是一家民办高中,他错过了公办学校,但有些机会错过了或许不算错过。在运城的这所民办学校里,之前的任性,使得他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成绩也特别优异。与其他学生最为不同的是,他与学校老师和领导的关系,已经不能用师生来阐释囊括,甚至还掺杂着朋友情分。他是学校的校团委书记,有独立的办公室,按照惯例,这个职位只有老师才能担任。
因为,范炜,与众不同。
2000年,身为少年的范炜,用的是1000多元的波导手机。这一切,都是依仗个人努力而获得。当时全校师生除了校长,第二个用手机的就是他。
每逢假期,范炜开着三轮车到运城市风陵渡周边的村里收绿豆、花椒、黄豆等农作物,再运到城镇集市销售。每天,这些货品的价格都会有所浮动,少年范炜有些好奇,就研究这个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通过查询,原来,各种商品价格都会随着国际期货行情而波动,这个发现,让他欣喜不已。于是,下村里收粮食之前,他都会查阅国际期货行情,可以预知次日价格升降,酌情收购。
“如果第二天黄豆会涨价,我就低价多收购回来,利用这个时间地域差,我赚的钱比销售同类商品的人要多,有时一天赚200多元,一个假期不仅可以赚够学杂费,还可以补贴家用。”对此经历,范炜称作是自己早期的商业启蒙雏形,“从商,我有天赋。”
当然,从商的天赋,也脱离不开生活磨难所赋予的阅历。比如,范炜初二辍学,浪迹天涯,尝遍了世态炎凉。
在那之前的范炜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某种程度上他还反感课堂式的学习。初中时,别的学生坐进课堂学习,他却在校门外的书店看书。他想退学,那年他初二。父母不同意,他就实行迂回战术——早上按时起床背起书包出门,校门口拐弯,拐进书店。
“叛逆”“旷课“”逃学”,这是范炜那个阶段的关键词。
父母被迫接受了这个结果,他背起行囊,第一站去了上海,做服务生。
“原来,谋生是如此的难。”那个时候,范炜理一个娃娃头,个子瘦小,他甚至还相信职业中介所,走投无路时,掏出口袋仅有的200元寻求一份合适的工作,“直到今天,我看到职业中介所,就觉得憎恶,他们的目的,就是中介费。”
工作几天被借口辞退,辛苦几个月拿不到工资,夜行街头被抢劫……一次,范炜应聘一份酒店服务员的工作,留了一个街头IC电话亭电话,他和朋友坐在电话亭下面,等酒店电话通知。“兜里没有一分钱,整整一天没有吃饭,最后,绝望了,才离开……”
两年间,少年范炜东赴上海、南下广州,那段日子里夜宿街头、连续几天挨饿是常事。
最终,他回到运城,选择了重新上高中。“没有学历,你什么也不是。”范炜这样解释他刻苦学习的原因。
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也在他的眼前铺开一幅广阔画面。学习“兼职”做生意的高一生范炜,搜索绿豆信息时,无意中发现了“阿里巴巴网”,他注册了个人信息,开通了销售渠道。“阿里巴巴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过来,要求我交费成为会员。说那个时候马云给我打过电话,也有可能。”范炜说,只要有梦想,一切都有可能。
十年后的我,难道就不会是另一个马云?他反问。
网络是个炼丹炉
范炜认识谁?李开复、邓飞、邱启明、杜海涛……他的朋友圈涵盖互联网天使投资、公益、娱乐等多重圈子。说这些名人对范炜的成长没有帮助,显然不切实际。他由一个记者,变身为新媒体大V,随即编织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真的很感谢他们。”
2006年,毕业工作后的范炜,曾担任一家省级报社广告部副主任。2008年初,他离开报社,第一次创业办了一份《车友周刊》,因是新兴媒体模式,加之当年汶川地震带来一波经济危机,十几期报纸后,周刊惙然倒闭。
短时间内,他很消极,经常打网游。
然而,赚钱这么难,网游是怎样赚了别人的钱?这个时期,他将互联网定义为赚钱工具。
2009年,他成为《生活晨报》一名娱乐体育记者,也做深度报道。2010年,他使用媒体人身份在新浪、腾讯、网易开通微博。每天将采访见闻以及公益工作实时播报于微博上,笔耕不辍。
“从一千人到一百万人,我的粉丝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范炜率先掀起了救助临汾市“面具娃娃”的社会报道,为孩子筹集到了救助款项;2011年,他联合腾讯网发起衣加衣温暖行动大型慈善活动,为贫困山区募捐到了200万件衣物;2012年,微博上一条北京人廖丹刻章骗取医疗费用以给妻子治疗尿毒症的故事感动了他,他重点关注并借助微博为廖丹呼吁,引发了全国媒体热炒,随后,廖丹被从轻处罚,他还通过新浪微公益平台为廖丹妻子募捐了50万元医疗费,解决廖丹后顾之忧;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他从上海一公益活动现场赶到了雅安灾区采访,拍摄下很多珍贵的现场照片。其中一张武警观察山上滚石为修路战友站岗吹哨的照片,被各大媒体疯转,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均采用刊发。
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江湖,为范炜赚足了眼球。
2013年,范炜的微博做了一次催人泪下的直播,他组织云南山区一些贫困而优秀的老师走出大山,来到北京。
“字光兴,来自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单甲小学,今年57岁,在偏远山区任教30多年,北京高温他却穿着西服,其他老师说他这西服平时根本舍不得穿,只有去县里市里领奖时才穿。今晚,他听说我到了,特意穿着西服等我,看到他,我心里顿时一酸。他说,再有三年就退休了,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到首都。”范炜的这篇博文下,配上了穿着西装、面色黝黑的山区老师腼腆含笑的照片。
“云南老师进北京旅游”这一题材,他善于发掘打动人心的细节,微博更新播报多达几十条。图文并茂的微博,比新闻更精彩,更及时,更能触动人的灵魂。此次活动的社会效应很大,老师们也得到了更多的救助,网友在共同关注这个群体的同时,也对范炜美誉有加,因而,他的个人影响力激增。
就这样,一个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借助记者的身份,在网络平台上,构建出一个整合网上网下资源的公益运行模式。
“记者职业的正义最大化,记者社会责任最大化。”范炜为自己的微博如此定位。
在这样的知名度下,他和网络上众多大V互动联手做公益慈善,并且互加好友,网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建立了没有年龄地位身份等差距的简单的“微博战友情”。
在2013年新浪@热门微博账号评选的“十大热门时评人”排名中,范炜作为意见领袖,挺入全国前十,与李开复、李承鹏等人同榜题名。奇妙的网络,如同一个炼丹炉,只要药方找对,就能炼出金丹。
范炜所产生的网络品牌,就是这枚金丹。
记者的责任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本身的职业责任,他履行的正是一种社会责任。范炜这样定义自己的记者生涯,于是,他超越了记者,成为新媒体大V。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商人
后来,范炜将经商定位为“商业价值的获得,最终是为了实现他的社会责任”。
2014年,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创始人训练营”招学员,按照筛选条件,范炜并无互联网项目,不符合就学要求。经过范炜多番诚心恳求,创新工场同意将其纳入训练营集体。
这次学习,对他思想的启蒙是巨大的,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想要做什么。互联网影响有了,怎样能将互联网变现,这就是他要思考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是取经,他虚心好学,热情开朗,他将每一位同学视作是自己的师长和兄弟,真诚待之。民主选举时,40多名企业翘楚,一致推举范炜作为班长。这个班级的同学,至今是他互联网创业中的灯塔坐标。
学习完毕,他花费10万元在北京租用了办公室,摸索商机。“首先,我要做电商。电器?药品?保健品?……统统排查后,我决定做婴幼儿产品。”说干就干,他在运城市开了一家母婴实体店,进行了实体店试验,反馈效果很好。
至于为什么选择母婴行业,范炜说:“当记者时亲历了三鹿奶粉事件,看到中国母婴行业种种乱象,而且经过调研发现母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钱却非常高昂,而且消费者盲目崇拜进口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我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我要让每一个中国宝宝都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所以我不仅做平台,还做品牌。”
短短几年,网络改变了世界。电子商务在经济各领域覆盖面不断扩大,电子商务正在成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枢纽与主导产业。基于这种认识,范炜在北京找到一个外包公司,将电商的基本网络架构做了出来,马上注册了公司和商标,在寻找天使投资人环节,约见了几位业内大佬后,他等不及对方答复,便急于启动项目。
没有天使投资,自己想办法。范炜发起了众筹模式:“众筹有很多规则,有项目计划和背景,融资不能超过股权的百分之三十,即便是市场营销这样的策略,都要给众筹股东们过目。”
范炜又尝试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五条创业融资信息,效果惊人,短短十天内共筹集了300万元资金,汇聚了111个股东。
2015年1月20日,111名股东全部到位。6月25日,成长天使商城上线,300多个婴幼儿产品型号,16个品牌,仅纯进口保税区发货的种类有3种,产品全部到位销售。
公益就是实现价值之路
“喜欢看球,但很久没有时间看了……”范炜麾下有30多名员工各司其职,但这依然阻挡不了他喜欢写策划写微博的习惯,“寻1000个宝宝,捐1000万奶粉”的爱婴行动就是由他亲自策划。而且,他的公益活动也不能停下脚步。
当记者问他公司刚起步拿什么捐助这一千万奶粉的时候,他说:“拿出公司三年的利润,三年不够五年,实在不行就从股东家里拿钱也要捐,我的111位股东家产加起来十个亿肯定有了,他们不仅支持我这一决定而且是我的坚强后盾。”
7月27日,他发起的“天使爱婴行动”在长治县壶关县发现了一个天生没有肛门的孩子,孩子出生80多天,由于家庭贫困得不到医治。他微博发起“救助无肛宝宝小恩泽”的呼吁,山西省儿童医院将小恩泽接到医院救治,还有公益机构为孩子筹集捐款,省内媒体为救助孩子纷纷援力。8月5日,小恩泽手术成功。“生命不止,公益不止。”范炜想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8月6日,他踏上飞往俄罗斯的征程。
不得不说,范炜还是一个社交家。作为一名有足够影响力的网络大V,他获得了更多的青睐。8月7日,他抵达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市,该国旅游项目发展部部长亲自接机。观赏了异域风光后,8月12日,他飞回太原,接着飞往越南。8月22日,飞往北京前往创新工场与同学们相聚切磋。
8月24日,范炜来到了他一直牵挂的天津港。他找到了一名牺牲的大同广灵的消防员战士聂金星,聂金星也是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四大队队员,事故后进入现场的第一批消防队员之一。
“我在家属安置宾馆见到了聂妈妈,妈妈忍着泪水讲述儿子的故事,说孩子工作一年就攒够了两万,打算回家孝敬给抚养他长大的爷爷奶奶……”商人范炜情绪很忧伤,他的记者情怀已经融入他的生命,或许将永久存在于他的商人行程中。
“其实,当我舍弃正规编制和中层管理待遇,舍弃那崭新的饱蘸着新闻理想的记者证,我就做好准备,商业之路再残酷激烈,也要走下去。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范炜意味深长。
2015年将是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做一个以电商为主的新晋商,范炜的转型发展之路,也将是一个媒体人赋予商人这个职业以新闻、公益等新元素的梦想成就之路。
本报记者 高辉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