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音乐,节拍动感、强劲,直勾我们的身体;有一种舞蹈,动作随性、释放,直戳我们的记忆;有一种人群,活力四射、奔放,直追最初的梦想。他们就是一群不受束缚的街舞舞者,跳舞是他们内心坚守的一份爱好,是对情感的一种倾诉,千姿百态的动作更是源于对生活的另样表达方式。
马大和他的团队
初入舞行 困难重重不畏惧
大T恤、嘻哈裤、板鞋、棒球帽是街舞者的标志着装,很多人眼中,这样的打扮多少有些“标新立异”。但当你走进这帮职业舞者时,你会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前卫的思想、张扬的个性才能够跳出如此活力动感的舞蹈。
马大, 龙舞元素舞团创始人之一,精通BREAKING、HIPHOP、POPPIN等舞种,舞龄13年。“最早和街舞的渊源来自于韩国的一个组合‘HOT’,文熙俊当时单手伏地,两腿腾空做了一个类似NIKE标志的动作,我们现在叫它freeze,当时就觉得‘哇!人还可以这个样子’,就这样开始痴迷街舞。”
每一名舞者在学成之前,都有着辛酸的成长经历,马大也一样。十七岁开始跳舞,无论有没有适合跳舞的地方,不管日晒雨淋,他总是走到哪跳到哪。柳巷是他们足迹最多的地方,广场也是跳舞地点的不二之选,迎泽公园更是他们的常聚地。“那个时候,只要看见有光面的地方,就按捺不住想跳的冲动。”慢慢的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舞者,形成5人小团队。
每日清晨的基本功练习
苦涩求学 刻苦训练终圆梦
“第一次出去学习是去北京和天津,那时候没钱,这种学习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每次学完,马大都会反复练习,把学到的东西完全消化之后,自己再创新更有特色的动作。后来,他和他的团队拥有了第一个练舞室——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毛坯平房小破屋,屋里铺的地毯还是从外面捡到的。虽然艰苦,但他们很知足,“当时觉得只要有一个可以避风避雨跳舞的地方就很不错了。”讲述这段经历时,马大几乎是笑着说的,坦然的语调仿佛他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些艰苦和辛酸。
“我们每天四点起床在迎泽公园集合,开始绕公园跑圈练体能。七点回到舞房开始练基本功,整个体能和基本功练完差不多早晨八点多。”小憩片刻之后,就开始一天不停歇的练舞。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5月份,因得到了赏识者的资助,马大和其他6名朋友一起创办了龙舞元素街舞工作室,到现在工作室已经成立12年了。马大说,做这个工作室,完全没有想过经济收益,只是想单纯宣扬一种街舞文化。为了能把工作室做下去,让更多的人接触街舞文化,他们只能承接很多商业演出来增加收入。“正是因为对街舞的热爱,才能让我们坚持十几年。我还能跳多久没有想过,只是想坚持做自己,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龙舞队员外出活动
同舟共济 众人齐心共进退
来自遥远海南的小树已有13年的舞龄,精通BREAKING舞种内各种风格,2007年来到龙舞元素。“如果一个人真正爱跳舞,不管怎么样,他都会去坚持。”小树说。前不久,他受CIP国际认证组织的邀请,与自己的两个学生共同拍摄全国少儿BREAKING教学视频。对于这项荣誉,小树非常谦虚:“他们邀请我,是因为我的两个学生太优秀了,并不是因为我。”对于小树来说,BREAKING就像是一个不断的挑战,必须时刻做好准备,“并不是要做到多好,而是要一直挑战自己。”
同样是海南人的吴宁是团队主力POWER MOVE B-BOY ,2006年来到龙舞元素。在他看来,街舞就像一个无止尽的阶梯,只要你努力向上,就还有进步的空间。“没有地方练舞只能去广场空地跳,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人们异样的眼神,如果太在意别人怎么想,那你永远做不好。”没跳舞之前,吴宁的话很少,跳舞之后性格开朗很多,以舞会友使他交到更多朋友。“希望我们这个团队可以像现在这样一起走下去,每个人都不要离开。”
2003年开始接触街舞的小裕,是龙舞元素的另一名主力。“以前北方街舞比赛多,从海南来一趟太远 ,所以就决定到山西发展,这一晃六年过去了。”回想起当时的决定,小裕说自己一点也不后悔。谈起对马大的印象,他很认真地说:“马大是个非常负责任的团长,对每个人都很照顾,真的非常感谢他。”除了跳舞,小裕还喜欢冲浪,虽然会有一点危险性,但他很享受那种感觉。“以后就算有了别的工作,跳舞也会坚持下去,不会放弃的。”
阿晶、李瑶、梁昊也是团队核心人物。梁昊的父母都是老师,想让他过朝九晚五安稳上班的生活,为此甚至以控制生活费来阻挠他跳舞。“没钱不是问题,我就三天只吃两包干脆面,攒钱去学街舞。只要能跳舞,再苦再累也值得!”
小树和学生为CIP录制教学视频
“每一个舞者都应本着一个良好的信念——keep on dancing,我会尽我所能一直跳下去,除非哪天真的跳不动了。”他们是一群挚爱街舞的人,他们也致力于街舞的发扬,不谋利益,不为名气,只因热爱而已。对于未来,这个团队也充满期待:“舞者应该做到尊重、传承、和平和爱,尊重你的前辈,传承街舞文化,人与人之间和平,舞团与舞团之间和平。大家都有爱的话,才能一起努力将太原的街舞事业演绎地更加精彩!”
山西新闻网实习记者 师苑琼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