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盛宴永不落幕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交出亮眼成绩单
文化盛宴永不落幕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交出亮眼成绩单
8月25日,历时五天的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举办。本届文博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们共同见证了三晋大地文化产业的绚丽绽放,感受了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澎湃律动。
本届文博会展览面积为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以及36个国家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
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共推出228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总招商金额820亿元,5天时间累计观展达到48.9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文博会现场交易和线上销售总额突破2.8亿元,达成合作意向66.1亿元。
与此同时,文博会通过打造集视觉、听觉、互动体验与交易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展示空间,举办“山西文化地标”“山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届文博会不仅是交易的平台,更是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盛宴。展馆内,VR、AR、元宇宙等新技术与传统文物、非遗项目巧妙结合,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山西文旅厅展区的虚拟数字人“青鸟”以晋侯鸟尊为设计灵感,通过AI互动向观众生动讲述侯马盟书的前世今生;太原展馆运用机械矩阵屏、10米弧形大屏、XR交互等现代技术,实现文物文博、戏曲文化等内容的数字化呈现;晋城展区推出二十八星宿VR漫游,让观众在虚拟环境中目睹海内孤品的神韵。
非遗展区始终是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长治展馆展示八义窑彩瓷、上党堆锦、太行石头画等非遗技艺,让观众感受“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的独特韵味;朔州组织大秧歌《泥窑》、耍孩儿戏曲《千里送妹》等非遗剧种展演,以及葫芦烙画、刻瓷等技艺展示;晋中展区展出介休琉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开宝复烧的龙纹琉璃砖,运用非遗技艺实现文物“归家”。
除此之外,我省各地市展区各具特色。大同以“中国古都 天下大同”为主题,推出花木兰系列、佛小伴系列文创矩阵;忻州提取“关城文化”符号打造外造型,展现“守关不守旧”的开放姿态;临汾以“威风锣鼓”巨型造型为核心,传递地域文化符号的磅礴气势,展示微短剧产业发展成果;运城突出“关公文化”“池盐文化”两大特色,打造盐梦长廊展示区。
文博会虽已闭幕,但文化的盛宴永不散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让千年文脉在创新中传承。此次文博会,不仅是一次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产业的深度赋能,为推动全省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文 戴晓杰/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