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跨界当“瓜农” 看这位“00后”如何玩转现代农业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初秋季节,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的一处农场大棚里,绿白相间的冰淇淋甜瓜挂满枝头,大学生张屹炫穿梭其中,除草、授粉、剪枝,动作熟练。

2004年出生的张屹炫是山西省体育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今年6月前,他的生活还围绕着体育训练和桨板教学,每天在晋阳湖教游客玩桨板,享受着户外运动的自由。而如今,这位体育生已蜕变成一名专业的新农人。

“完全是个农业小白。”张屹炫笑着说。尽管张屹炫从未种过地,家里也没有务农背景,但农场负责人邓万杰提出的“农户合伙人”模式——免租金大棚、统一供苗、全程技术护航、保底价回收,让他有了尝试一把的念头。

种植甜瓜并非一帆风顺。7月下旬的一场暴雨,让他的创业之路遭遇第一次重大考验。“雨下了一天一夜,大棚里积水漫到了小腿肚,瓜苗才及膝高,全被淹了。”张屹炫说,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秧苗泡在水里,他一度以为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但他没有放弃,立刻组织抽水,同时利用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调节通风、降低湿度。不负所望,瓜苗奇迹般地全部存活。“那一刻特别有成就感,像是一场考验。”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农业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种植的决心。

为了种好甜瓜,张屹炫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大棚里。他的日常作息变得极其规律,凌晨5点进棚干活,剪枝、除草、观察甜瓜长势,中午短暂休息后,下午继续进棚,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刚开始连剪枝都不会,都是技术员手把手教。”他说。如今,他已经掌握了甜瓜种植的关键技术,比如如何控制水肥、如何防止芦苇争夺养分等。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如今首批甜瓜已近成熟,预计10天后即可采收;20天后授粉的第二批也已如核桃大小。一个棚一年能收3茬,两个棚预计年产3万多斤。“投入5000元,年收入能有6、7万!”望着累累果实,张屹炫笑在眉头,甜在心头。

看到可观的前景,张屹炫在7月中旬辞去了桨板教练的工作,全职投入农业种植。他计划明年将种植规模扩大一倍,尝试种植草莓、西瓜等新品种,还准备通过直播带货拓展销路。

“看着甜瓜一天天长大,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张屹炫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现代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融合了技术、管理和市场思维的‘新赛道’。”

从体育生到新农人,张屹炫的转型故事诠释了当代青年勇于尝试、敢于突破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像张屹炫这样的年轻人正在农村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