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刻刀让果蔬绽放“生命” 二十年坚守铸就非凡匠心
一把刻刀让果蔬绽放“生命” 二十年坚守铸就非凡匠心
近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赵家山村的一间工作室,果蔬雕刻师马俊正在直播镜头前专注地雕刻着一根胡萝卜。刻刀在他手中灵活翻转,短短三分钟,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便在案头绽放。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胡子哥”的手艺人,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传统果蔬雕刻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今年38岁的马俊是宁夏人,早年曾系统学习过木雕技艺。回忆起转型的契机,他笑着说:“有一次在餐厅看到厨师用萝卜雕花,突然觉得食材比木头更有生命力,大家欣赏完后,还能吃进肚子里。”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了果蔬雕刻的艺术之路。
果蔬雕刻需要掌握旋刀、直刻、镂空等十余种刀法,为了锤炼技艺,他甚至练习蒙眼雕刻,以培养精准的肌肉记忆。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五把刻刀,最旧的一把已陪伴他二十年,刀刃因长期使用微微卷曲,木质刀柄被磨得油光发亮。“这把刀雕过的西瓜灯能照亮整条夜市街。”他轻抚着刀身,眼中满是欣慰。
在创作实践中,马俊还将山西面塑与现代雕刻技艺相结合,开发出“花馍工坊”系列产品。工坊里,传统的寿桃、孔雀与创新的卡通造型并排陈列,工艺之精细,让人啧啧称奇。
2023年,马俊将工作室落户太原,一个多月前又将工作室搬到赵家山村。谈及选择这里的原因,他坦言:“太原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既有晋祠这样的千年古迹,又有活跃的文旅市场,传统手工艺在这里有广阔的舞台。”
来赵家山村的这段时间,马俊的工作室很快便成为了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们常常带着孩子来看他雕刻,而他总是乐呵呵地把刚雕好的“小兔子”“小花朵”送给孩子们。
这些年,来找他学艺的年轻人不少,马俊总是倾囊相授,从不藏私。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德艺双馨,技高一等”“一刀一划授真传,百果千蔬寄深情”……字里行间满是敬佩和感激。
“每当看着他们从笨手笨脚到能独立完成作品,那种成就感无法比拟。”然而,马俊也坦言传承之路并不平坦:“很多年轻人来了几天就嫌累,能坚持下来的不多。”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他尝试将雕刻与流行元素结合,或者在直播中增加互动环节。落户太原两年间,马俊已培训学员300余名,而且遍布大江南北。快手平台上,40万粉丝紧锁他的直播。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马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思索。“最近准备开发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雕刻作品,也在着手申请非遗,并探索新的雕刻教学方式,让更多人感受这门传统技艺的魅力。”他说。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