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读班到清华园,杨岩洲的青春成长故事
从复读班到清华园,杨岩洲的青春成长故事
“选择复读的时候,我已经放下了对清北的执念,而是更注重自己的提高和成长。”这是2025年高考生杨岩洲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总分708”“物理满分”这些让人惊叹的数字,是杨岩洲走了很远的路才换来的。目前他已经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9月份就是清华园中的一员了。
▲杨岩洲(左)和老师展示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没人能保证复习一年能有所谓的质变”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参加了北大夏令营,从此明确了上‘清北’的梦想。”那段夏令营的经历,在17岁的少年心里埋下种子。夏令营结束后,杨岩洲回到了学校,开始高三紧张的复习备考生活。
然而,追梦之路并非坦途,很快他遇到了一些问题。在与记者的对话中,他提到:“在高三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我没有很合理地处理,尤其在心态方面调整得不是很好,在精力分配方面做得也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导致他第一次高考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最后以660分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与他的“清北梦”失之交臂。
高考成绩出来后,杨岩洲萌生了复读的想法。但复读对于高考生而言不是能轻易下的决定,这一年中存在诸多变数。“去年的暑假,我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复读,毕竟没人能保证复习一年能有所谓的质变。但是考虑了很久,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就没有去大学报到,选择复读。”杨岩洲坦言。
今年恰逢山西省新高考改革,在许多方面与过去几年也有所不同。面对改革,他说到:“今年作为高考改革的第一年,对于我们考生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去年暑假也曾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面对新的题型,新的知识结构,最终我还是觉得”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做好自己才是最好的答案。”
▲杨岩洲的部分物理笔记
“其实我更想拍拍自己的肩膀”
“在去年,高考没有达成我最初的目标让我很受打击,但也让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明白自己身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选择复读的时候,我已经放下了对“清北”的执念,而是更注重自己的提高和成长。”心态调整是决定复读之后,对于杨岩洲来说最重要的事。
复读后的几次考试,杨岩洲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即将浪费一年证明自己的无能。”那些天他常常躲在楼梯间里哭。这让他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然而,让一个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学生改变自己是很难的,不管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其他方面,都相当于否定了以前的那个自己。但他还是很快平稳了心态,决定抛开一切题型、技巧转而探寻知识本身。
心态的稳定和学习方法的调整,让杨岩洲的复读节奏渐入佳境,有了真正的突破和提高。
2025年6月高考结束,得知成绩的杨岩洲内心平静而释然。“我也没有过多的开心,更多的是释然和宽慰,给去年那个曾经迷茫的自己一个答复。”当问起他想对自己说的话,他说:“其实我更想拍拍去年自己的肩膀”。
父母老师对他的支持和鼓励,也是支撑他的力量:“印象最深的是月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我的物理老师跟我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话我初中时就背下来了,但是就是在那个特定的场景中具有非凡的力量。”
▲杨岩洲的录取通知书
“真正的前行,从来不是走在一条笔直的坦途”
杨岩洲将就读的清华大学新雅书院,是在大一学年结束后才选择专业。杨岩洲表示,他想在大一尽量探索,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一年之后再根据感知进行专业选择。
这个暑假,他想深度体验一下山西本土的文化,也想利用空闲运营自媒体账号,分析学习经验。他说:“这是我第二个高考结束的假期了,可以说是给心灵一次休息的机会。”
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杨岩洲认为,好的心态应该是“物我两忘,波澜不惊”,有允许一切发生的魄力和改变一切的勇气。具体到学习生活中,就是能够接受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然后有勇气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向前。
从首考失利的迷茫,到复读走低的痛哭,再到战胜自我的蜕变……杨岩洲让人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学霸的成功,更是一个少年在与自我对话、与困境博弈中,真正读懂了“成长”二字的重量:真正的前行,从来不是走在一条笔直的坦途,而是在每一次选择与调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方向。
这份经历里的思考与感悟,或许能给更多在青春路上跋涉的人以启示,带着勇气与从容,奔赴下一程山海。
山西新闻网记者 李卓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