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水难”到“甘泉甜”,小村落上演用水变迁史!
从“饮水难”到“甘泉甜”,小村落上演用水变迁史!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藏着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落——多福村南石槽小组。这里被青山环抱,南北狭长、东西窄小,地形恰似石槽,又因地处南侧,故而得名。这个仅有62户143人的小村庄紧邻碧波荡漾的汾河二库,独特的地理位置既赋予了它别样的风光,却也带来了困扰村民多年的用水难题。
自建村起,村民的生活用水便依赖汾河水。为了将水引入村中,村里在汾河直接下泵,将水抽到村蓄水池,再靠自流进入各家储水井。500米的高扬程让这条“水之路”走得异常艰辛。
“那时候,村里为了这水可没少操心。水泵时不时出故障,维修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这水的成本太高了,村集体每吨水要负担10元左右。”村民王大爷回忆。
更让村民担忧的是水质问题。“那水看着就不清澈,时间长了,真担心影响健康。”李婶回忆起过往的用水经历,仍心有余悸。
为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太原市尖草坪区水务局将南石槽村打井列为重点项目推进,重点攻克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井址难选的问题。期间,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汾河二库取水点和村民家,仔细查看水源情况,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地面物探勘,反复测量水量。
“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又得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为此,太原市尖草坪区水务局积极协调街道、村及土地、林业等部门,最终选定最佳井址。
为落实160万元凿井资金,水务局工作人员多方奔走;针对村内老化的管道系统,积极协调“乡村振兴项目”单位,将上水管铺设纳入改造范围;施工人员结合南石槽村复杂的地形地貌,精心规划铺设路线……最终,520米上水管成功铺设,并设立了3处集中供水点。
如今,凿井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多福村南石槽小组的用水历史。村民们拧开水龙头,清澈的地下水潺潺流出。“现在这水,透亮又干净,喝起来清甜可口,再也不用担心水质问题了!”村民老赵满脸喜悦地说。
不仅如此,用水成本也从原先的每吨10元降到了3.5元,村集体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不少。“这可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以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这项民生工程,不仅改写了村庄的用水历史,更滋润了村民们的心田,为这个美丽山村绘就了更加美好的未来图景。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