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人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春日的太原市刘家堡乡王吴村,千亩梨园里新芽初绽,生机勃勃。村民们正忙着清园、修剪、施肥,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在这片热土上,一位90后新农人正用科技与创新,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

“以前打药全靠人工,2000亩地得忙活很长时间,现在用无人机,两天就能搞定!”站在梨园里,王吴村村委委员吴晋涛指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语气里满是自豪。2021年,这位年轻人放弃城市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投身村集体建设,负责村里2000亩梨树地的管理和产业运营。

面对传统农业效率低、产业链短等问题,他丝毫没有退缩。“农业不能光靠苦干,还得靠巧干。”他带领村民引入无人机植保、智慧果园管理系统,还积极对接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博士工作站,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种”到田间地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单靠种梨卖梨,村民收入有限,必须把产业链做长。”吴晋涛说。在他的推动下,王吴村创新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梨园里,“果树+小西瓜+南瓜”的立体套种模式让土地效益倍增;加工车间里,NFC梨汁、梨膏等深加工产品让梨子身价翻番;文旅活动中,梨花节、采摘节、研学实践吸引了大批游客。这一系列举措,为村集体增收40多万元,村民也从简单的务工逐步向多面手、职业农民转变。

作为小店区农特产品品牌联盟秘书长,吴晋涛还积极整合资源,帮助本土企业提质增效。2023年,他被评为“小店区十佳创业新农人”。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是吴晋涛最朴实的愿望,为此,他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以前觉得种地没出息,现在发现农村天地广阔,大有可为!”95后返乡青年小张说。

如今,王吴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站在梨园高处望去,连片的梨树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见证着一位90后新农人和乡亲们共同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金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