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场玩转循环农业大文章
小农场玩转循环农业大文章
春意渐浓,春耕正酣。3月12日,走进太原市晋源区武家寨村云秀庄园生态农庄,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火热场景。工人们正娴熟地为果树剪枝,动作流畅,游刃有余;树下,巴马香猪欢快地奔跑,鸡群咯咯哒地叫个不停,孔雀优雅地啼鸣,兔子蹦蹦跳跳,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跃动的田园春韵扑面而来。
作为太原市确立的集休闲观光、农业生产、蔬果采摘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家庭规模农场,农庄占地100亩,拥有3个现代化大棚,种植菌菇、蔬菜等作物,养殖巴马香猪70余头,还种植了桃树、杏树、苹果树等3600余棵果树。这里不仅是农业生产基地,更是生态循环农业的真实写照。
沿果园走到农庄西侧,只见篱笆墙边堆放着成堆的菌棒。这些菌棒看似毫不起眼,却是农庄负责人段银德的“生态宝藏”。“这些用过的菌棒放在地里,经过一年的腐熟后,会转化为20多种有益菌的优质有机肥料,撒在地里能改善盐碱性土壤,提升土地肥力。”谈及农庄的生态循环模式,他如数家珍。
不远处,刚剪下的废树枝正被粉碎。蘑菇棚内,一拢拢白色的菌棒整齐排列,工人们正仔细采收。段银德介绍,剪下的树枝经过粉碎、配料、灭菌、接菌等工序,成为孕育木腐菌的绝佳温床。
相比普通作物秸秆,木腐菌培育出的菌菇不仅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醇厚,产量也颇为可观,产菇期长达七八个月。棚内这茬蘑菇预计产量可达10万斤。
农庄的蔬菜大棚内,经过菌棒改良的土壤黑润肥沃,生菜、芹菜等绿叶蔬菜碧绿鲜嫩,长势喜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采摘体验。不仅如此,农庄还巧借林下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巴马香猪每天食用农庄自产的玉米加工而成的熟食饲料,确保肉质鲜美。鸡、兔子等禽畜悠然林间,以草为食,粪便则成为土地的天然肥料,形成了一个环保高效的循环系统。
依托天然资源优势,农庄精心打造了田园农事体验区、果蔬采摘区、萌宠互动区等特色功能区,成为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理想场地。
每年,农庄吸引众多家长和孩子们前来游玩研学,被家长们亲切地戏称为“城市内卷的解药”。“这里不仅能让孩子们体验农耕乐趣,还能让大人放松身心,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一位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家长说道。
“经过30多年的精耕细作,废树枝长出了鲜蘑菇,盐碱地变成了丰收田。农庄产出的无公害蔬菜水果和香猪深受市场欢迎。”段银德一边说着,一边攥起一把黑润的土壤轻轻揉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
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回升,农庄将陆续种植松茸、灵芝等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农庄经济效益,把农庄打造成更加绿色、高效的生态产业地标,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