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迎来“莓”好时光
智慧农场迎来“莓”好时光
隆冬腊月,大寒时节。走进太原市晋源区西邵村的采摘园,道路宽敞整洁,5幢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进入棚内,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白花绿叶间一颗颗硕大鲜红、汁水饱满的草莓散发着悠悠果香,花丛中不时有蜜蜂环绕其间授粉采蜜。
发现草莓种植“宝地”
一踏入大棚,草莓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采摘草莓也像寻宝游戏一样充满了惊喜,摘下一颗放入口中,果肉软糯可口,香味清甜浓郁。
这片大棚的主人赵玉刚是山东人,从事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去年9月偶然机遇来到西邵村,一眼就看中这块“宝地”,顿觉喜出望外。
“这样好的黑土地,土质真的是全中国都很稀有,有机质含量高,也非常适宜种草莓。”他多维度测量后发现,这块土地从未经历除草剂、消毒剂和农药化肥,极好地保护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小草莓化身致富果
如获至宝的他,一口气承包了5个温室大棚,包括3个1.2亩的大棚和2个0.8亩的大棚,种植了红颜、香野、初恋、雪里香、甜王、梦之莹、艳丽、粉玉等品种。
“香野草莓又大又甜又香,得益于土壤本身基础好、采用牛羊粪和大豆肥种植、太原早晚温差大、日照充足,而且我在养护过程中也是重质不重量,所以这些草莓个个都是精品。”赵玉刚信心满满地介绍。
凭借他多年深耕细作,这些草莓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大果供给超市和精品水果店,小果供给蛋糕店,供不应求。按照一亩产量五六千斤计算,每亩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记者了解到,西邵村在前不久刚刚建起了120亩智慧温室大棚。因赵玉刚的到来,过硬的技术和深厚经验也被带到了这里。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承包温室大棚种起了草莓。
“我知道了,一会儿我过去看看。”说话间,赵玉刚接起一通电话,原来是有村民的西红柿出现了灰霉病,请求技术支援。
村里之前有几家村民的草莓苗长势不佳,甚至出现打蔫发黄的迹象,可能直接导致绝产。技术员看了都摇头,他们心急如焚,无助地号啕大哭,只能来求助赵玉刚。在他的帮助下,仅仅10多天,村民家的草莓苗情便好了起来,并得到了明显改观。
“实际上,植物和人一样,要因材施教,因地因时制宜。”棚内红红的草莓不仅映红了赵玉刚的笑脸,也让他带领村民们迈进了“莓”好时光。
“我们村将立足智慧农场打造,建设出融合科普教育、生态养殖、有机种植、精深加工、农业观光、休闲采摘、文化体验、田园度假、研学旅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园区,走出一条立农为农、联农带农、强农富农的新路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西邵村负责人兴奋地说。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