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惠珍代表:加大民族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拜惠珍代表:加大民族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先决条件,只有产业兴旺,农民才能富裕,乡村才能真正振兴。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新绛县龙兴镇西关村党支部副书记拜惠珍提出了关于加大民族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针对民族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资金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发展。”拜惠珍表示。
记者了解到,拜惠珍所在的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西关村是典型的回汉民族聚居村,村内牛羊肉宰杀加工已有近百年历史,根据相关政策,目前必须建立定点屠宰场以规范行业行为,保障食品安全,但因土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原因难以开展。
针对此类情况,拜惠珍建议,增加少数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用于支持民族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对民族村涉农企业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加大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拓源,解决民族村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她认为,应对符合少数民族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政策的产业,从税收方面给予减免优惠,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中,提前预留一定比例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民族村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拜惠珍建议强化产业培育,立足民族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级各部门应对特色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支持,拓宽少数民族群众增收渠道。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