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以“四个坚持”为抓手 阳泉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以“四个坚持”为抓手 阳泉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12月3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阳泉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表示,按照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以“四个坚持”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阳泉市坚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聚焦打造“三集群、两基地”,着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聚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阳泉以数智新城建设为牵引,加快构筑差异化转型优势,入选第一批省级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型园区。中电数字产业园、智创城NO.7签约入驻企业150余家,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1.7%。
聚力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聚焦锂电、钠电双赛道,集聚了贝特瑞、多氟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华纳芯能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已投产,全球首批钠离子电池电动二轮车下线商用,大容量钠电煤矿应急电源产品正式发布,阳泉被评为全国十大钠离子电池创新发展城市。
聚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培育壮大煤机、泵阀、光伏等装备制造产业。5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始建于1924年的阳泉阀门公司,如今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阳”字牌阀门更是叫响海内外。
聚力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基地。按照“先进煤电+新能源+储能电站”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高碳地区低碳发展新路径。目前,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95万千瓦。
聚力打造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大宗固废规模化利用,推动绿色循环产业集聚发展,实现电厂固废“吃干榨尽”、变废为宝。
据介绍,近三年,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0%,高于煤炭工业3.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8.1%,高于传统产业1.1个百分点,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进一步提升。
坚持区域协调融合发展 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阳泉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阳泉市副市长石峥介绍,阳泉深入实施全域协调战略,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城乡一体共同富裕市域样板。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加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津海晋门”出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首开运行,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长34.7%。
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电量近百亿度;主动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引进落地了华储光电、弘盛通独立储能等一批好项目。
深度融入中部城市群建设,阳涉铁路开办客运服务工程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将形成晋东纵向“客运大通道”;太旧高速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将为区域联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国道307/207绕城改线工程竣工通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串联起40多个乡村旅游景区,交旅融合铺就乡村幸福路、致富路。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全省“特”“优”农业新IP。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中央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
阳泉从源头化节能降碳,积极稳妥做好双碳工作,近三年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98万千瓦,推进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
同时,精细化防治污染,坚持“降尘、治企、控煤、管车、应对”五管齐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保持在70%以上,国考断面100%达到优良水体。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此外,全域化修复生态,持续实施太行山生态保护和修复、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桃河水质提升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用政府“紧日子”换群众“好日子”
“阳泉数智工”成全省唯一数字类省级劳务品牌,电子健康卡全省首发上线,新建、改扩建24所公办幼儿园……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介绍,阳泉市就业社保基层服务站点实现社区村全覆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近三年改扩建49所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24所公办幼儿园,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个孩子。新建市中心医院明年投用,“家庭专科医生+医药配送+医保报销系统”在线运行,群众就医更加便捷高效。逐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托起幸福“夕阳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刘文华表示,坚持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群众的“好日子”,每年财政支出八成用于民生事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基本养老、医保财政补助标准逐年提高,每年都滚动办成一批老百姓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山西新闻网记者 王晓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