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用心用情 把服务做到退役军人心坎儿里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0496个;在全国率先实行转业军官“直通车”和积分选岗相结合的安置办法,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0133名;为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4743万元,累计减免税费5949.6万元;发放优待证102.36万张,公布优待举措2042项;深入开展烈士褒扬和爱国主义教育……11月6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对我省退役军人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退役军人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强军兴军事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梁铁政介绍,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清明祭英烈、烈士公祭等活动,积极打造军休干部“红星+”党建品牌,评选表彰省级“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273人,涌现出“时代楷模”张连印、全国劳动模范宰红斌、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张俊平等一大批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同时,培养选拔“兵支书”8919名,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3605支,41112名志愿者投身公益活动、抢险救灾、基层治理等工作一线。

目前,我省已出台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优待抚恤、褒扬纪念、服务保障等政策文件73个,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0496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91万名,打造红色精品退役军人之家30个,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办理系统全面上线。

告别军营,回归地方,是广大退役军人人生新阶段的开启。为了让退役军人以多种方式走上新的“战位”,继续发光发热,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全力创优安置就业保障。在全国率先实行转业军官“直通车”和积分选岗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全省域打通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管理岗和专技岗渠道,五年来接收安置退役军人10133名,转业军官安置到公务员和参公岗位比例为94.6%,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比例为70.8%。

围绕退役军人急需急盼,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财政、税务部门顶格执行促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费扣减标准,对开办个体工商户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的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可在三年内,分别按照每年24000元和9000元的限额标准依次扣减相关税费,政策出台以来累计减免税费5949.6万元;与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建立协作机制,按照个人最高额度30万元的标准,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4743万元。对返乡报到的5.1万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适应性培训,对有参训意愿的1.88万名退役军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招聘会1070场,汇聚企业3.5万家,提供岗位45.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0.7万余人次。

军人职业尊崇度就是国家安全围墙的刻度。为彰显尊崇优待效能,我省连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三属”定期抚恤金、残疾军人抚恤金年均增幅9%以上。出台优待工作实施意见,发放优待证102.36万张,公布优待举措2042项,举行悬挂光荣牌、立功送喜报、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仪式,有效激发全社会爱国拥军热情。落实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与46983名退役军人结对子,健全困难帮扶援助体系,持续开展“情暖老兵”困难帮扶专项行动,“一人一档一策”帮扶援助退役军人8.6万名。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范裕民介绍,在全面落实国家基本优待目录的同时,我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按照“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持续拓展优待项目,各类清单不断扩充完善。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开设“优待专区”二级页面,发布更新各地优待项目2042项,其中,330家旅游景区、288所医疗卫生定点服务机构、1356个生活服务网点推出优待举措;8市68县(市、区)市内公共交通免费;全国优待证持有者免费乘坐太原公交地铁,全国首家实现军人刷脸进闸便捷乘坐轨道交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目标,已经成为一项项具体举措、一件件利军实事。

山西是革命老区,三晋儿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现有记录在册的山西籍烈士10.5万余名,烈士纪念设施9233处。梁铁政介绍,近年来,我省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开展提质改造、打造精品展陈讲解、做好祭扫服务、推进烈士寻亲等举措,充分发挥褒扬纪念工作传播红色文化主阵地作用,让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成为社会风尚。在推进烈士寻亲工作中,目前已采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信息40条,收集烈士寻亲线索430条,为30位烈士找到亲人,对吕梁市方山县南村49具烈士遗骸进行发掘鉴定。下一步,我省将启动省级烈士纪念设施申报审核工作,统筹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和提质改造,规范县级以下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工作,组织开展英烈故事“进机关、进军营、进校园”活动,编纂全省烈士英名录,进一步完善烈士信息,挖掘、弘扬英烈事迹,让英烈精神永续传承。

山西新闻网记者 郝亚红

(责编:王晓艳、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