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夯实自然资源治理体系 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山西:夯实自然资源治理体系 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聚焦‘两统一’职责,高水平保障发展、严起来保护资源、改革牵引保护生态、五不为过守牢安全底线,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全面夯实、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10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了“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情况。
牢记“国之大者”耕地总量稳中有升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探索推行五级田长制,深入开展耕地保护整治提升行动,建立月度监测调度报告机制,积极构建党政同责、部门联动、源头严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牢牢守住了全省耕地红线,基本实现了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我省“十三五”期间完成耕地保有量目标,连续24年实现省内耕地占补平衡,近三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特别是全省耕地总量连续三年稳中有升,2023年同比净增加34.54万亩。
“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补充耕地指标29.54万亩,为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统筹调剂5.96万亩,促进了太原机场三期、雄忻高铁、晶科能源等重大项目落地,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着眼服务大局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
“我们注重需求驱动与供给引导相结合,有效整合各类增量、存量和流量,土地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集聚,2020年以来批准建设用地65.06万亩,年均增长6.4%。”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介绍。
近年来,我省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成型,省级规划位列全国第6家获国务院批复,编制山西中部城市群等专项规划,优化解决了1760个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难题;明确全省91个县(市)建设用地授权委托事项,省政府和厅本级审批用时均大幅缩减,省市县三级用地预审时间全部压缩至10个自然日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我省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网上交易,大力推进“标准地”“净地出让”,省级以上工业类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改革至今共出让1752宗、面积13.05万亩;创新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模式,统筹近8000亩指标专项用于开发区、重点工程、民营企业等重点项目落地需求。
坚持生态优先 系统治理一体保护
“我们围绕美丽山西建设战略目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姚青林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11个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省级试点项目46个,治理总规模21.92万亩;构建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近两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2亿元,督促矿山企业缴存生态修复基金和复垦费用;推动总投资79.89亿元的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83万亩、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98万亩,该项目组成的“中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目前,我省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平朔煤矿生态修复等2个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典型案例;绿色矿山建设位居全国前列,198座矿山实现达标(国家级80座、省级118座)。
锐意改革创新 资源惠民成果共享
“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便利化水平。”姚青林介绍,其中,我省以临战状态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成功应对2021年国庆期间我省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秋汛,以及2023年台风“杜苏芮”引发的极端强降雨天气,主动紧急避险转移受威胁群众近10万余人次,牢牢守住不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的底线。
同时,我省开展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化解308.8万套历史遗留房屋登记难题,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带押过户”,深化“交房、交地、竣工即交证”改革,综合运用不动产登记配套政策支持“保交房”项目;率先建成省级“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持续拓展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合作机制,打通与京津冀蒙陕豫等周边6省市的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除此之外,山西地质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称号,顺利更名为山西自然博物馆,今年已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