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绘就乡村新画卷|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北斗赋能智慧农业发展
数字绘就乡村新画卷|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北斗赋能智慧农业发展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数字乡村建设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环。在此背景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数字乡村建设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在大同市的“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项目中,通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精量播种,不仅提高了播种的精准度和效率,还降低了人力成本,让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智慧农业系统 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效能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智慧农业系统是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在“北斗+智慧农业”试点项目中,5G+玉米生产指挥系统便是一个典型的智慧农业系统应用。
“系统通过集成土地资源、作物分布、长势监测等多元数据,以一张图的形式直观展示了大同市玉米整体生产情况。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试点各项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的归集和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撑。”讲解员介绍,系统还具备后期扩展能力,可以融合全市智慧农业平台,进行统一管控,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效能。
与指挥系统相辅相成的是5G+玉米生产管理系统。这项系统主要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玉米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除5G+玉米生产指挥和管理两大系统外,物联网监测设备也是智慧农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设备能够实时采集病虫害数据、墒情数据、气象数据和监控图像等关键信息,并将这些数据汇聚到物联网监测系统中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讲解员介绍,通过智能算法分析,物联网监测系统可以为玉米生长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依据。
智能农机具 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智能农机具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得力助手。在“北斗+智慧农业”试点项目中,从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播种机,到配置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无人飞防植保机、收割机,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更实现了作业的精准化、智能化。
其中,无人飞防植保机通过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精准的喷洒作业,满足喷洒农药、撒施肥料、飞机播种等不同作业需求;收割机则可以在积水泥泞田地中作业,行距适应性广,还可选配多种装置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和需求。这些智能农机具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资源消耗。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北斗赋能智慧农业则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大同市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北斗导航技术、智慧农业系统、智能农机具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还促进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相信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北斗赋能智慧农业将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