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五项工作机制 涉企纠纷“一站式”解决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近年来,太原市司法局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强化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资源供给,建立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五项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法治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工作,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解决制约太原市民营经济的发展难题。”9月26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市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5场发布会,介绍了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五项工作机制有关情况。

建立五项工作机制

“我们建立了涉企政策沟通机制,充分发挥我局规章制定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职能优势、太原市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人大立法联系点的平台优势,为民营企业提供开放性的沟通平台。”太原市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建勇介绍,平台公布全市涉企政策文件;对正在制定的涉企政策,公开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为企业联系有关部门听取政策解读。

同时,太原市司法局联合太原市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太原仲裁委员会,建立“初创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为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涵盖企业设立、经营管理、劳动用工、融资、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等6个方面16项具体的法律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治保障的职能优势和法律服务队伍资源优势,太原市司法局整合仲裁、行政复议、商事调解、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公证等涉企纠纷解决路径,深化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法官工作室”“诉调对接”的司法服务涉企纠纷的联动优势,打造可复制的民营企业纠纷一站式解决工作模式。

太原市司法局牵头全市行政执法主体,围绕“多头执法”“重复检查”“过度执法”等行政检查的突出问题,建立有预期、可预约、全覆盖的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制度;试点探索“乡街统筹县域联检”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开展重点领域合规指导机制建设,联动律师开展公益性合规培训;以“清单+检查+服务”的制度矩阵,尽最大可能杜绝违规检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除此之外,太原市司法局强化律师、仲裁、公证、商事调解等方面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基地,加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有计划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着力维护企业“走出去”的合法权益,有力服务保障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

多方面提高工作质效

“从2018年12月全省首家探索集约式服务民营企业,到全国首创建立太原市民营经济法治服务中心,再到以五项机制体系化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我们始终坚持用法守护、用心服务,不断完善功能、升级服务、提高质效。”王建勇表示。

在加强系统集成方面,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太原市司法局立足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做好三个统筹。包括,在功能上统筹立法、执法、守法和涉外法治,提供全方位保障;在布局上统筹市场、审批、城市管理、生态等重点领域,加强重要工作协同统一;在资源配置上统筹律师、公证、仲裁、调解、司法鉴定等各方面的队伍优势,形成服务合力。

近年来,太原市司法局始终把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摆在首位重点保障和服务。其中,聚焦及时了解企业个性、共性法治需求,组织召开政商座谈会,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集中宣讲涉企政策,现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聚焦关系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争议,建立涉企纠纷一站式平台;聚焦行政执法过程中,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企等问题,建立涉企行政检查制度;聚焦为企业夯实依法合规经营基础,围绕初创企业提供公益法律顾问服务;聚焦助力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加强涉外法律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太原市司法局紧盯办案“最后一公里”,对未及时、正确履行决定的,及时督促履行;针对共性问题,及时制发意见书,跟踪督促推动整改,实现“监督一案,治理一片”;建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和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员,联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梳理涉及执法的各类问题线索,以有力有效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做好初创企业法律顾问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们针对初创企业提供公益法律顾问服务,既有利于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减少法律经费投入;又有利于减少劳动用工、合同协议、经营的法律风险;更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制度机制,夯实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基础。”太原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科长孟信芳介绍。

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太原市司法局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指引,指导规范各项服务内容,并强化监督提升服务质量;配套建立服务登记、服务评价制度,明确服务人员工作规范,不得在服务期间收取服务费用,不得干涉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我们计划试点在太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太原仲裁委(长风商务区办公区),我市的‘一南一北’分别设立初创企业法律顾问窗口,近期正在组建服务团队,拟于10月份开始提供服务。新设立的企业凭借营业执照即可享受此项服务。”孟信芳表示。

此外,太原市司法局还将联动审批局、发改委、科技局、工商联等部门,向企业推介、向社会宣传工作机制,让更多初创企业提升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郝亚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