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印发《具体措施》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山西印发《具体措施》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9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山西省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 9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具体措施》作了详细介绍。
《具体措施》分为4个部分,从争取国家设备更新国债资金、用足用好国家下达我省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加大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三个方面明确了资金渠道、支持方向和补贴标准,并对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管理、优化市场环境、及时跟踪问效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重点支持汽车报废和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家装消费品换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老旧营运货车和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等领域。
加大力度支持“两新”
“在国家加力支持‘两新’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需求,《具体措施》提出更大力度的支持举措。”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闫中立介绍。其中,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方面,结合我省空气质量改善和交通领域设备更新需求,明确提出在完成好国三及以下营运类柴油货车报废更新的前提下,将报废范围扩大到国四营运类柴油货车;结合我省重卡货车供需现状,将更新范围扩大到甲醇、燃气货车;家电产品换新方面,在国家确定8类家电产品的基础上,将支持范围扩大到15类,新增洗碗机、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家电产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在提高补贴标准上,《具体措施》明确汽车以旧换新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将补贴标准由此前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分别提高到2万元和1.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由此前的2000元提升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1万元;家电产品换新方面,补贴标准由此前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0%,提升至最高补贴20%;家装消费品“焕新”方面,补贴标准由此前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0%提升至15%;家电产品和家装消费品每位消费者每类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收旧并换购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予以一次性500元补贴。
《具体措施》在优化流程上再加力,其中,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电产品换新、家装消费品“焕新”方面,均提出由省商务厅通过竞争方式确定全省统一的换新支付服务平台,解决了消费者补贴领取时间长、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我省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出鼓励相关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开设线上线下专区,提高补贴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推动政策落地显效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要求,8月30日,省商务厅已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原补贴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调整了补贴标准,优化了审核流程;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在贯彻落实商务部等4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并结合山西实际作了一些创新和拓展,工作方案即将印发。”省商务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国荣介绍。
记者了解到,此次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资金,按9:1的比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省财政将补贴资金提前下达各市,用于支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汽车以旧换新进一步简化了资料受理、审核和资金拨付流程,审核通过后将尽快给消费者发放补贴资金。家电以旧换新支持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销售主体广泛参与。
针对此次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我省健全了各项风险防控举措,优化服务平台预警功能,届时将向社会公布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鼓励各地采取有奖举报的方式,严格禁止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各类虚假宣传、虚假交易、骗补套补等行为。同时,省商务厅官网专门开设了“商务领域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栏”,开展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
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省财政将从三方面加力推动我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尽快落地见效。”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新民表示,省财政将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实施细则,确保资金及时拨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密切跟踪资金使用进度。
根据中央政策,本次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9:1的比例分担,地方配套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责筹措,缓解市县财政支出压力,努力保障我省汽车报废更新、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换新、家装消费品“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等政策落地。
同时,省财政将会同商务、交通、农业等部门,加紧制定完善各领域的实施细则,细化补贴标准,优化拨付流程,缩短兑付周期,加快资金拨付,尽快将中央和省级资金预拨各市,确保资金能及早下达、早见成效,有效激发社会消费积极性。
除此之外,省财政厅将严格按照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管理要求,会同相关部门通过线上监控预警和线下实地核查,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按照实施细则明确的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好资金清算工作,确保资金投向符合政策要求、真金白银及时惠及消费者。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