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成效显著!太原市上半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上半年,太原市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以环境空气质量‘退后十’和‘一泓清水入黄河’为目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美丽太原建设,省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7月31日上午,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4年1-6月,太原市优良天数108天,优良率为59.3%,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3天;根据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全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常世俊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治气方面,太原市坚持综合施策、重点突破,通过深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深入推进臭氧污染防治攻坚,强化移动源和扬尘污染防治,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联防联控,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在治水方面,太原市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通过加快“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着力补齐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强化入河排口监管和黑臭水体整治,健全完善汛期水质管控机制,全力推动流域水质提升。

在治土方面,太原市坚持守土尽责、源头管控,通过深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在环境安全方面,太原市坚持问题导向、从严监管,通过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全领域推进环境问题执法攻坚,持续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夯实生态安全基础。

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2024年,我市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确保汾河太原段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常世俊介绍,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共52个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40个,开工率为76.92%,开工项目中已完工14个,完工率26.92%。

目前,太原市52个项目中,北郊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太原市再生水回供清徐经济开发区项目、娄烦县涧河治理西延工程等14个项目已完工;汾东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一期工程——汾东厂至晋阳厂联络管工程、金世纪阳光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等26个项目在建,正在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工程;再生水回供九河复流项目配套工程、太原市汾河流域水质天眼系统建设项目(一期)等12个项目未开工,12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下一步,太原市将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压紧压实各级各相关部门责任链条,以水质改善为目标,以推进工程实施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加强资金保障,强化风险防控,全方位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空气质量改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决策部署,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太原市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继生介绍。

《实施方案》提出,约束性指标是完成国家、省下达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总量2024年、2025年目标任务;争取性指标是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10位,各县(市、区)、各开发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名稳定前移。

同时,《实施方案》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其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从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优化升级,加快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实施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方面部署6项工作任务。

在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方面,从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推进燃煤设施整治、深化工业炉窑治理、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方面部署5项工作任务。

此外,《实施方案》还部署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推动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压实各方治污责任等方面的任务。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金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