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着力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太原着力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对太原市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牵引性、战略性举措,是指导未来五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6月14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相关情况。
提振经济助复苏
“‘十四五’以来,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占GDP比重受疫情影响短暂回落后,2023年又提高至57.2%,是推动全市经济复苏的主引擎;占全省服务业总量的比重达到29.1%,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稳定在66%以上,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太原市发改委三级调研员吴宪松介绍。
期间,太原市消费活力加快释放,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便利店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前三;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获批国家级服务业商贸流通专项标准化试点城市。
同时,太原市品牌会展加速集聚,2023年,全市共举办展会102场,专业场馆办展89场,1万平米以上的展会达到30场,展会活动相较疫情期间呈现全面复苏态势;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称号,成功举办2023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太原论坛、中国·太原文化旅游推介招商大会、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多点发力促发展
“下一步,太原市将着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区域会展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吴宪松表示,其中,太原市将抓住国家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制定并落实好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旧房改造和家装换新等具体实施办法,重点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商品消费;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建设,深入开展“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未来,太原市将加快完善潇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省展览馆等特色场馆改造升级,打造会展产业核心区;打造1-2个永久落户的会展品牌;围绕“一高两先三特三新”重点产业链体系,培育引进一批影响力强、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专业论坛和主题博览会,力争“一个细分行业一个专业展会”。
在打造区域金融中心方面,太原市将鼓励引导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向迎泽大街、南中环街、府西街等金融中心区聚集,高标准打造金融核心集聚区;评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场外交易市场;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门槛,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
除此之外,太原市将推进楼宇提质扩容,全力盘活城六区闲置楼宇,提升硬件水平和产业服务功能;在城六区各打造特色楼宇5个以上,并将楼宇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载体,每年认定市级集聚区3-5个;以迎泽大街改造提升为契机,持续引进一批金融机构总部。
让企业获贷更便利
提及太原市对进一步提升企业获贷便利度的举措,太原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元继光表示,将优化线上平台和线下大厅服务功能、建立常态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设立信保基金为企业贷款增信、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功能、使用应急周转金让企业低成本续贷、建成地方征信平台助力企业获贷。
其中,太原市设立了太原金融综合服务大厅,组织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实体入驻,引入不动产抵押、车辆抵押和公证业务窗口,同步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三晋贷款码”平台联动发力,一站式提供匹配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
太原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分行业、区域以及首贷等不同融资类型,邀请银企双方开展“面对面”专场融资对接活动,提高融资成功率;设立2.66亿元的信用保证基金和5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与金融机构建立信贷风险共担机制,为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实“提效降本”要求,简化审批流程,减少或取消反担保措施。
此外,省、市财政出资4000万元设立应急周转金,为还款困难的企业提供低成本临时周转资金,年化费率参考一年期LPR确定。同时,在全省率先建设地方征信平台,归集工商、税务、社保、医保、不动产、公积金、供水、天然气以及各类资格认定等企业重点信息,以数据画像呈现企业经营状况,助力企业以信获贷。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