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百姓“钱袋子”!山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效显著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本网关注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全面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今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省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举措和成效。

全方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山西省公安厅统筹指挥全省公安机关一体作战、整体打击,深入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形成有力震慑。”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汪凡介绍,今年以来,全省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上升18.79%;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22.3%。

在深入组织开展“云剑”“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方面,我省严厉打击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违法犯罪,掐断涉案“两卡通道”,今年以来打掉“两卡”团伙385个,收缴涉案银行卡4755张、电话卡8018张;针对诈骗分子雇佣人员架设VOIP、GOIP、简易组网设备拨打诈骗电话的手段,快查快打,铲除源头作案设备,对“跑分”、虚拟币、对公账户、POS机、贸易对敲等洗钱关键环节,精准打击,全省共打掉各类涉诈通讯、洗钱窝点566个。

为构建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教育体系,全省公安机关组织万名民警进万家活动,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的“五进”活动,全面开展入门入户宣传;积极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把防骗知识和方法普及到千家万户;联合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开展“全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月”活动,不断凝聚“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工作合力;联合省教育厅制作反诈警示教育片,组织全省1836所学校的学生集中观看并签订承诺书。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群众,通过96110打电话、12381发短信、上门见面等方式,全力开展精准预警见面劝阻工作。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处置精准资金预警指令30万条,见面劝阻潜在受害人25万名,日均避免群众损失数千万元。

提醒群众警惕三类电信诈骗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并且诈骗手法不断迭代更新,广大人民群众应当引起高度警惕。”会上,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政委段波通报了几类近期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 

在刷单返利类诈骗中,犯罪分子在吸引受害人的手法上有了很多新方式,如有些犯罪分子会在短视频平台、朋友圈发布抽奖信息,受害者完成扫码抽奖即被通知“中奖”,但需完成各种刷单任务才可兑现礼品;还有一些,受害者被骗的起因是收到了匿名快递,里面是笔记本、水杯等小礼品,及印有涉诈APP二维码的小卡片。受害者因贪占小便宜的心理,在收取礼品的同时扫码下载软件,做刷单任务从而被骗。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中,有些群众因投资失败收益受损,遂在短视频平台或微信群、QQ群中发布相关信息,以期获取更多关注。犯罪分子发现其经历后主动贴靠私聊,谎称自己也是因购买同一产品而亏损,博取受害人同情,拉近心理距离。随后不法分子向受害人推荐虚假投资理财的APP,引导其充值投资,受害人本想着尽快弥补上次的亏损,却造成更大数额损失。

取消“百万保障”类诈骗中,犯罪分子以官方客服人员身份,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声称受害人开通了微信中的“百万保障”、抖音“直播带货”等功能,如不取消则会逐月扣费,遂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其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中,或诱导其开通共享屏幕实施诈骗。

“借此机会,也提醒大家,如果您接到预警劝阻短信或反诈专线96110,这意味着您或您的家人可能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对象,当公安机关要求见面核实情况时,请耐心听取劝阻,立即停止转账,反馈真实信息,保留相关证据,公安机关会最大限度地预防案件发生,最大力度地追缴涉诈资金,最大程度地挽回您的财产损失。”段波表示。

加强银行卡管控及银行资金划转

“银行卡是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获取非法资金的主要渠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要求银行机构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副局长段学东表示。

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要求银行机构加强银行卡管理,一方面,严格落实“实名制”,充分利用身份证联网核查等技术手段,认真审核办理人身份证件,杜绝违规代开卡、乱开卡、批量开卡;另一方面,依法开展“冻账户”,对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银行卡线索,精准实施风险全面排查,视情况采取只收不付、不收不付、限制非柜面交易等措施。2023年以来,配合处理涉案银行卡线索共计14833条。

在细化预警提示方面,督促银行机构落实“三问一告知”警示制度,在客户划转资金时,询问客户“是否认识对方、为何转账给对方、是否收到过防范宣传警示”,告知客户“向陌生账户汇款风险”,提示客户防范诈骗风险。针对日常监管发现的新式诈骗手段,及时向消费者发布风险提示。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督促银行机构派员常驻“反诈中心”,做好及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等查控工作;要求银行机构设立司法专口、开辟绿色通道,组织法人银行接入全国“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切实提高涉案资金查控的合法性、及时性、准确性。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