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博会|面塑邂逅《山海经》 非遗技艺焕发新光彩
山西文博会|面塑邂逅《山海经》 非遗技艺焕发新光彩
鹿蜀、饕餮、飞鱼、蚳狼……近日,在第六届山西文博会太原展馆的一处展台前,《山海经》中记录的众多上古神兽用非遗面塑的方式再现,使得前来参观的市民连连称赞。
现场展出的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面塑异兽均出自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卫敏峰之手。国画专业毕业的他,从小就很喜欢用粘土做模型,2014年开始接触并学习非遗技艺——山西面塑。
一块面团,通过一双巧手的揉、捏、剪、拨、挑、镶、嵌,变成千姿百态的造型,顷刻之间,塑万千世界,这便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塑”技艺魅力所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这项技艺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提及《山海经系列面塑》的创作初衷,卫敏峰表示,神话之祖《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利用面塑重造其中记载的异兽,是在尊重上古先民创作的基础上,去从一个符合当下时代特质的新角度去审视和解读,让更多的人从作品中找寻属于这个时代的共鸣。
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他运用传统面塑工艺,结合当代审美趣味,耗时数月,重新塑造了《山海经》里边的二十余种异兽。
“这个作品太精致了,把异兽的每个细节都刻画得非常完美。”“见过许多面塑作品,这样特别的还是第一次见。”“看了这次展览,让我对《山海经》产生了兴趣,有时间一定要认真研读一番。”展台前,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一边拍照,一边探讨。
从与面塑制作工艺结缘,到如痴如醉地创作揣摩,卫敏峰制作非遗面塑已有十多年了。让面塑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赋予其时代特色,是他这些年一直秉持的初心。“我想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法,给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生命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近它们,从而去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无穷魅力。”他说。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