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的民宅,延续几百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格局和风格。
格局基本上是这样的:明代的都是单个的四合院,清代早期出现了前后两进的四合院,到了晚期的时候还出现了院落合围的城堡式建筑。
这些院落的格局,很讲究实用性,基本都是以北为上,上房基本不住人,中厅一般用来待客,北厅用以祭祀祖宗,楼上当作库房,东西厢房住人,而且对称排列。门开在东南或南,因为从八卦上讲,坎宅开巽门比较好,巽为通畅嘛。但如果受地理位置局限,院门的方位也就不一定,但还是要做些处理的。比如说院门不得不开在西南的院子,就会以东为上,把东房建成上房;有的甚至把南房往里收两米多,留出一个通道,从西南转到东南,然后再进院子。这也就说明,风水观念在丁氏族人的脑子里,还是占一定地位的。
清代早期这组院子,并不是统一设计、统一修建的,基本是品字形相继兴建的,有的院子从兴建开始,时断时续,历经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主要还是因为财力不济,耕读之家嘛,钱势不大。所谓的品字形就是说,中心的院子主人为最长者,等到儿孙满堂,住不下了,就往两边发展,然后依次。
它们以前互不连接,但每个院子的四角基本都留有小门儿,有的门上还有砖雕的门匾,比如“引曲”、“通幽”等,其实也是我们现在剧院里的安全门,那是在出现危险的时候,可以迅速自由地出走。
丁坤的院子是一个典型的前后两进的四合院。前院装饰华丽,后院朴实无华。因为前院是门面嘛,一般客人只到前院,不去后院。丁
村民宅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厢房都有一层楼板,当地老百姓叫“bia”(音“比雅”连读)板,在房内靠窗户的一角,留有一个小天窗,平时盖着,踩着梯子可以上去,上面是用来放东西的。
吴牛喘月木雕
这里的木雕都是镂空的。有吴牛喘月、天马行空、福禄寿喜、麒麟戏凤等。吴牛喘月,是说吴国,就是现在浙江一带,天气炎热,劳累一天的牛晚上看到月亮,都热得喘气儿,这是告诫子孙要居安思危。
天马行空,是要让家人才思卓越,可以飞黄腾达。麒麟祥凤,说明丁坤很有皇权观念,因为民宅中是不可以雕龙的,但他又要表达自己的尊贵,所以就授意工匠雕了麒麟戏风。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动物,传说不吃草、不杀生,只喝露水,能给人间到来吉祥。
乾隆十年宅院南座
还有一个匾——省三惇五,省就是反省,惇呢,就是再三地教导、劝解的意思。丁坤要他的子孙们,每天都能再三地反省自己,同时更多次地教导晚辈,教导什么呢?那就是要遵守三纲五常。三纲就是君权、父权、夫权,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这证明他是很注意言传身教的。
从这个院开始,丁村博物馆利用这些民宅,陈列了晋南一带历史悠久的汉民族风情,一年的岁时节令、人一生的礼仪习俗、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民间工艺美术、服饰刺绣、戏剧皮影,还有生产习俗、交通工具、碾米磨面、纺线织布等。
一家人喝腊八粥
这里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的本义是祭祀。过去有八腊庙,供奉地神、农神、田神、虫神、水神、城池等八位与农事城防有关的神灵,求吉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秦统一中国后,定农历12月为腊月。到南北朝时,确定腊月初八为祭祀日。此时的古籍中已有“腊八粥”记载,“以菜、果入米煮粥,曰腊八粥”。
民间传统腊八粥,选用八种主料,与八腊的八相吻合。习俗是从腊月初七晚上开始以各色杂粮、豆、米入锅煮粥,到腊月初八早上煮好,先供奉神灵,赠送亲友,然后全家食用,也是一年之末,庆祝五谷丰收之意。
腊八,也另有一种说法, 说是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开始的时候没什么收获,后来历经六年苦行,终于在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天只吃一粒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腊月初八吃粥。“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每逢腊月初八,寺院里都要熬好腊八粥,设粥棚舍粥,以示纪念佛祖。
现在,食用腊八粥已没那么多讲究了,一般都是喜庆一下,并不深究什么含意。因为进入腊月之后,农民就进入农闲时期,准备过年了,全家团圆,喜庆丰收,然后欢欢喜喜地过年,岂不乐哉?!
另外还有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这天晚上,家家户户要烧黄纸(写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献糖瓜、干粮、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供在灶神牌位之前焚烧,送灶爷上天庭。
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缝制新衣,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就像欧美人的圣诞节,是头等重要的节日。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节一过,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又要来临。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在门上贴新年寄语,这就是春联。
春联又称对联。春节贴春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辟邪有关。古人认为人间的灾害是恶鬼造成的,这就是春节的另一个说法,叫过年。 “年”是什么呢? 就是一种给人们带来恶运的想象中的恶鬼。“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其实,“年”是个时间界限,过去“年”的老写是“秊”,就是“禾”“干”了的意思,禾干了就是庄稼熟了该丰收了,也是冬天到来的时候。不管怎么说,民俗是民间约定成俗的,年还是要过的。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
古时候,人们把桃树枝放在门后,因为桃木可以驱邪。“新桃换旧符”,就是说桃木也就起“符”的作用,是用来驱鬼镇宅的。先是用桃树枝,然后在桃木板上写字,然后就有了对联。另外,“年”这个恶鬼来临的时候,人们还要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同时还要挂大红灯笼、贴“福”字和财神像等, 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看这个“福”字 ,什么是福呢?一口人有衣穿有田种就是福,像过去说的“一块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这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出门在外的人,都要不远千里回到家里。 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饺和“交”谐音, 子呢,就是半夜十二点,交子呢,就是说子时一过,恶鬼就走了,年也就过了 。所以过年都要吃饺子。
过年的时候,也要接神祇、敬祖宗。一般是在除夕晚上,把祖宗的灵位供奉出来,迎接祖宗回家团圆,同时祈求祖宗保佑子孙世代平安。有的大家户在北厅有神子楼,一般家庭却只是有张画着祖宗三代名讳的神祇,挂在北厅的墙上,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要供奉的。
一般来说,称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除夕祭祖来临,过年的味道才越来越浓了。腊月三十祭祖,是要把祖宗牌位或者画有祖宗辈分名讳的神祗请出来,供在北厅,摆上供品,烧香祷告,请祖上赐福于家人,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对先人述说家族香火延续的情结。过年期间,还有给小孩儿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甚至出了正月,年才算过完呢。
这里我们说说元宵节。元,就是始的意思。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就叫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民间的传统,正月十五,人们要点起彩灯,以示庆贺。出门赏月、放焰火、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所以,元宵节也称灯节。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兴盛起来。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现在一般正月十五晚上,有条件的地方,也都举办焰火晚会。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能煮着吃,还能干炸,还可以做蜜汁汤圆。元宵在各地的叫法不一样,过去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大军阀袁世凯当皇帝之后,逢元宵节,害怕“元消”,就改名为“汤圆”了,不免有点牵强吧。
咱们中国人,过去是多神论,什么神都敬,山神、水神、树精、狐仙,什么都有。这里敬奉的是仓神。
正月二十,这里叫填仓节,是祈求五谷丰登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春卷,要用稀面糊摊饼,卷上蔬菜,比如说豆芽、韭菜、鸡蛋、等,还要将煎饼撕成小块放进粮仓,一般都由新媳妇来操持。这一天,传说还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晚上还不能点灯,怕惊动老鼠。“老鼠娶亲”是民间一个广泛流行的故事,是过去版画、年画的重要题材之一。
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左右的哪天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
老鼠嫁女日,有的地方叫“鼠添箱”。这一天,家家还要将插上花的面饼放在暗处,禁止舂米、磨面,大人小孩不准喧哗,如果惊动了老鼠,来年就会捣乱。同时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以保本年丰收。填仓节这一天,善待老鼠,那么老鼠一年都不会祸害你的粮仓、庄稼。
我小的时候,奶奶哄妹妹睡觉总说一个民谣,“小老鼠上登台,偷吃油下不来。叫小猫赶快来,刺溜!下来啦!”现在想起来还那么亲切。
可惜填仓节后来演变成了除鼠日,填仓的食物都是撒了毒药的。当然,我们现在不采取这样的方法了,一个是因为“药老鼠”殃及池鱼,经常毒死其他动物,甚至害死人命。为此,政府早就采取措施禁止烈性灭鼠药的生产和使用了。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环保和生态的办法,那就是善待老鼠的天敌——猫、蛇之类,现在的猫是比过去多了。当然,有些地方的人们有吃猫和蛇的习俗,说不定老鼠会很感激他们哦。再者,现在的猫被当作宠物养得太久了,养尊处优,好吃好喝的,已经不会抓老鼠了,他们在跟老鼠组建和谐社会呢!当然,这是笑话喽。
在填仓节的日子里,农民还要选种备耕,因为腊八节和填仓节,一个是春祈,一个是秋报。填仓节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腊八节喜庆一年五谷丰收。腊月初八到正月二十的这一个多月,是农闲、过年、喜庆的日子。出了正月,人们便要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了。
丁村民宅两进院的后院,装修都简单实用,一般都在东南角留有二门,不必经过前院可直接走出大门,过去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说这样的格局。
这里陈列的是有关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内容。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祖先的一种活动。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左右几天,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含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而且要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以外,还有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这是因为过去清明节是寒食节,是要禁火的,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各地过节的习俗却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熏蚊虫、除四害,吃粽子,饮雄黄酒,驱鬼销灾、除病殁,有的地方还要举行龙舟赛事。赛龙舟、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
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大家都知道。农历七月,天气温暖,草木飘香,七月七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夕遥望夜空,指点牵牛和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的织女和牛郎,就要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天仙。凡间的姑娘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同时也乞求真挚的爱情、圆满的婚姻,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过去,还有七月十五这个节日。俗以正月十五日「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俗谓「天官赐福」;而七月十五日「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俗称「地官赦罪」;而十月十五日「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俗称[水官解厄];而三元中又以「上元」最也最受重。
中元为「七气二品赦罪地官」,或「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虚大帝」。俗称「地官赦罪」,传说地官为舜帝,于中元节时下凡人间赦罪,又因舜帝事亲至孝,故中元节又称「孝子节」,人民于中元节祭祀祖宗,后广及孤魂野鬼,称「中元普渡」。
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盂兰节」俗称「鬼节」,为农历七月十五日,相传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道教来说,是日为「中元节」,则为地官赦罪日,佛教则称之为「盂兰节」,传说由农历七月一日起,地府中的游魂野鬼就开始被释放出来,他们可以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节的节期亦就此结束。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打灯笼。中秋节和过年一样,是家人大团圆的节日。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同时又是丰收季节,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供上,全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真是月圆之夜人团圆,丰收在望人兴旺。
(中秋祭月图)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仲秋。八月十五的月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这天晚上,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即祭拜月神。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赏月、玩月自古盛行。八月十五夜,不论贫富老小,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流传最广的民间神话故事应该是嫦娥奔月了。
说起中秋节吃月饼,还有个故事呢。元朝的时候,人民反抗元朝政府的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八月十五杀鞑子”。当然,现在来看这不免有些狭隘的民族主义嫌疑。不过现在有人称月饼为“国饼”了。
说到结婚,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说媒定亲、纳彩订婚、迎亲拜堂、送入洞房,但这些在过去都是很有礼数的。
说媒定亲,最讲究的就是门当户对。有些地方讲,门当是什么门前的石鼓,认为泰山有石敢当,门前也该有什么门当,户对是门框上的装饰圆木,其实那是不对的。门前的石狮子,其实是龙的儿子-狻猊,喜欢坐在门口。至于说石鼓,还有衔环的蒲首,都是会发声的,是告诉主人有人来了。门框上的圆木装饰,那叫门簪,纯粹装饰部件。说
起狻猊和蒲首,还有些有趣的事情呢。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在琴头;老二叫睚眦(yazi),嗜杀好斗,经常被刻在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山脊头上的走兽就是它;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一般是在大钟的顶部作钟钮,让钟声远扬,门环就是铺首衔环;五子狻猊(suanni),形如狮,喜烟好坐,常常处在香炉腿足之上,随之吞烟吐雾,或者坐在门口,迎来送往;六子赑屃(bi xi),长得象龟,喜欢负重,石碑下的神龟就是它了;七子狴犴(bi han),外形好像老虎,喜欢诉讼,监狱门口或官衙正堂两侧的兽像就是它;八子负质,长得最像龙了,喜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鸱(chi)吻,嘴大嗓子粗,喜欢吞吃,所以就成了屋脊两端的吞脊兽,让它吞害消灾。
铺首衔环图
回头再说咱们的婚事。其实,门户门户,都是指门的。门是双扇的门,户是单扇的门,门当户对,就是指大户人家和小户人家,是指婚姻双方的门第水平要相当。
门户相当了,那么还要看阴阳、测八字,看婚配是否完美。我们中国人,是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时间的,什么年、什么月、什么日子、什么时辰,都是用十二属相来代表的,这就叫八字,据说可以预测男女双方的一生浮沉,两个人属相的搭配,可以看出他们一生是合还是犯。比如,“金鸡怕玉犬”、“白马怕青牛”、“鼠羊一旦休”,“子与鼠合”、“猪与虎合”等等。
这个其实很简单,你把十二个小时,分别看成十二属相,十二点是鼠,一点牛,两点虎,三点兔,以此类推,十一点是猪。男女婚配的双方属相的连线,趋于水平的就是合的,趋于垂直的就是犯的。这就是天干地支相克相生的原理。
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合婚八卦里讲的:“同阴不合,同阳不合”,不能搞同性恋,“老阳少阴不合,老阴少阳不合”,年龄差别大也不行,这是基本法则。
虽说十里不同俗,但我们汉民族的习俗基本还是一致的,婚俗也一样。比如说跳火盆、跨马安、脚踩红地毯,都是为了吉祥话儿——小日子红红火火、平平安安。新娘子坐炕,怀里还要抱着称杆儿和织布用的工具,其实还是要求妇女纺线、织布、生孩子、做饭,围着锅台转,还是表明了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
大家留意这个门槛了吗?它的中间被人用锯子锯了个缝儿。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虽是个迷信的说法,但也是过去的一种民俗。过去人们都认为建筑上的门窗就是“口”。有一种病叫“噎食病”,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食道癌。得这种病的人不思饮食、不能进食,所以在他们死后,出殡的时候,一般都要在他住过的房间门槛上用锯子锯个口子,意思是“扩开了口”,希望死者来世或者家里的其他的人不要再得这种病。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称花甲,七十古稀可杖国,八九十岁就称耄耋之年,一百岁就是期颐,意思就是可以等死了。
过去,人活到一定年龄,后辈念上辈一生劳碌之苦,都要祝老人健康长寿,给老人过寿。一般满六十、七十、八十过寿,叫整,其他的生日叫散生日。过散生日时,一般就限于本家,亲戚儿女给老人送寿礼,吃长寿面,全家团聚在"老寿星"周围,小辈的磕头祝寿,合家欢乐。但逢整时,则要大操大办、摆阔气、讲排场,亲朋好友、社会名流,凡是能请到的都要设宴招待。
收的礼物更是五花八门,除了必有的金钱、衣物之外,寿匾、寿联等纪念品更是应有尽有。当然,过寿的场面大小,与家庭地位的高低是分不开的。
过去,杖国之年也是对七十岁的称谓。有人说古代人活到七十,就可以打皇帝了,其实不是,这里的杖国是指可以指点国政了,对皇帝的执政能力说三道四了。
提到教育,我们都能想到孔圣人。
圣人姓孔名丘字仲尼,古代鲁国人,是我国教育的鼻祖。全国各地保存的大大小小的文庙,也就是孔庙。
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着。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孔子也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被历代统治者推崇。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和后来的孟子学说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学的精华所在。现在世界范围的孔学研究很兴盛,足见他的思想的伟大。
如果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学而优则仕”的诱惑, 那么这种诱惑是源远流长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对我们来说,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境界,扩展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生活,或者更实际一点地说,至少也可以找一份好工作。
私塾,是一种民间办学的方式。
私塾场景
一般是一个家族在族里的祠堂中设馆,请教书先生,教本族的子弟读书,也有的大户人家,自己请先生来家里教孩子读书,类似我们现在的家教。所学内容一般都是从日诵《三字经》、《幼学琼林》开始,再学四书五经等等。
忠孝节义,礼仪廉耻,乃为人之根本。知耻为荣,以孝为先,是治家之要略,善孝者必能安家治国。孝道是一个人的德行。儒家认为,培育有德行的人,必需从孝道开始。倡导人们孝顺自己的父母,友善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思想即使是在今天,构建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也是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的。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单位,每个家庭都能上和下睦,亲善友爱,家庭就会稳定,所有的家庭都稳定了,还发愁社会不稳定?!山西南部有个临猗县,县委就把孝道作为考查官员的第一尺度,我就认为很好。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人都做不好,还能做好官?这里陈列的就是有关如何尽孝的一些内容。
我们国家地大人多,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因为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的不同,殡葬习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汉族地区基本上都是入土为安,采用土葬。我们这里的习俗,人死了之后,一般要经过报丧、入殓、守七、告庙、上祭、下葬。其中守七,是说人死后亡灵七天之后才能出窍,也是为了预防假死现象吧。
告庙,是说向土地爷报告,请土地爷收留死者,使其入土为安,不然的话就成了孤魂野鬼了。孝子报丧的时候,见了亲朋好友,一般都要下跪、哭诉。这里的殡葬习俗里,少不了两个内容:一是哭,二是服。一般人认为老人死了以后,媳妇孝顺不孝顺,亲戚亲不亲,就看哭得厉害不厉害,所以丧葬期间的哭,就成了一种礼节,有的近乎是一种表演。
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人死之后,他的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近的服重,远的服轻,依次递减。服丧,按期限和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就是所谓五服。我刚才已经说到了,简单的说,就是披麻和戴孝的区别,披麻是孝服缝制得很粗,类似麻片,衣服还不能缝边儿,老百姓叫“嚎衫”(音),次者就是只穿白裤子,再次者只穿白鞋,更次者就只在衣服边上系一条红布条。
这里还有一种形式的葬俗,火葬。
现在的火葬大家都知道,过去的火葬习俗以及火葬墓的情况,大家也一定很想知道。基本上,民间的火葬,一个是说来源于佛教。佛教在两汉之际,就从印度传入我国,而且很快普及开来。上从皇帝、诸侯,下到贫民百姓,因为心里得不到的满足很多,不如逃脱现实,所以信仰的人很多。佛的根本,就是舍,舍掉欲念。你看,这个“佛”字,一个人,旁边一个“不”,那就是舍的意思。舍掉了贪欲,人就轻松了,超脱了。
随着佛教的逐渐世俗化,儒家思想、礼仪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信佛的人也象僧人一样吃斋念佛,效仿僧人的生活习惯。佛教故事中讲:佛祖释迦牟尼死后,弟子按印度传统葬礼为其火葬。此后,佛教僧侣死后都仿效释迦牟尼实行火葬。到了宋代,佛教的火葬习俗已传到民间。
火葬的第二个原因,恐怕就是更现实的问题了。过去人闯荡江湖,客死他乡,遗体不便运回家,也有火葬的,烧完之后,拣起尸骨,运回老家,就可以魂归故里了。在丁村,就发现一个元代的火葬墓,墓主人姓阴。墓室有一间房屋那么大,砖砌卷顶,室内有一个土炕,炕上的三个角各放一堆烧过的骨头,是一个三人合葬墓。
另外,在汉代还有一种形式叫瓦棺葬,就是用泥烧制一个小棺材,有素面的,也有雕龙画凤的,就像现在骨灰盒,把死者骨灰放进去,然后入土为安。(郝临辉 周倜)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