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记原平市文殊庄村医张立柱

时间: 2014年06月10日20:58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一线图文
分享到: 评论:

  几根银针,是乡邻眼里手到病除的妙药,几间平房,是乡邻眼里有求必应的地方;他用近视的双眼,诊断了上万个病人,他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十里乡亲的健康。从医四十三年,他走遍了文殊庄的每家每户,他就是原平市文殊庄的村医张立柱。

 

  驾鹤西归 乡亲把他当亲人

 

  40多年来,张立柱治好了无数乡亲的病,这一次,他却救不了自己——2014年年初,张立柱被诊断为胰腺癌,且已错失手术机会。消息传来,三分之二的村民都去看望他,捐款约5万元助他治病。在这个小村庄,这绝对是第一次。

 

  “在恶魔严重威胁我生命时候,我没有什么丢不下的东西,只有撂不了的营生。”这是张立柱遗言的第一句,提到了自己是党员、是村干部,提到了自己接诊的患者。他念念不忘的是村民们在自己走后无法看病,是乡亲们为自己捐的款多会儿还。近500字的遗言,没有提自己,也没有提家人,哪怕一个字。

 

  6月2日,张立柱离开了他生活了59年的故乡。老友张陪成回忆:“那天我出门发现人们出出进进脸上都挂着泪,一看方向是立柱家,就觉得不好,过去的时候得知他不在了……”

 

IMG_6361_副本

说到张医生的离世,90岁高龄的张来西老泪纵横

 

  当地风俗,人走后前三天家里安排灵堂,只有家里人去烧纸祭奠,三天后灵堂安排好才接待生前的亲朋好友。但张立柱走后,400多人第一时间赶过去,对于这样一个小村庄,近乎每家都有代表前去吊唁,所有乡亲都把他当亲人。

 

  勤奋钻研 赤脚医生医术高明

 

  张高平是张立柱的老同学,据她回忆,学生时期的张立柱就是同学嘴里的“柱哥”,聪明好学,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都会去找他,他也会热情地给大家讲解。因为视力差,张立柱没能继续上学,留在了村里,成为了一名村医。天资聪明又爱钻研,加上24小时随叫随到,让他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好大夫。

 

  2012年秋天的一个夜里,张陪成把脸摔伤了,半个耳朵都耷拉下来了,陪同的亲戚在灯下看到这样一张脸立刻就吓晕了。见状,张立柱让妻子打着手电,借着昏暗的灯光给患者做了缝合。现在看来,缝合后恢复的很好,张陪成脸上只有一条浅浅的疤痕。

 

IMG_6281

张陪成指着伤疤告诉说,多亏了立柱

 

  “立柱水平高,有时候连市里的医生都比不上。”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立柱哥看儿科也是把好手:“我的小外甥上吐下泻,啥也不能吃,在市里医院住了好几天也不见好,我就抱过来让他给看看,就吃了点药、输了点液,晚上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吃饼干了。”

 

  无私奉献 家里就是卫生院 

 

  村里没有卫生院,张立柱家就是文殊庄的卫生院。“随叫随到”是乡亲们说到立柱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一天深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外村人毛拉平的丈夫敲开了张立柱的家门,虽然是外村人,但得知病人肚疼难忍,他还是打着伞,骑着自行车冲入雨中。最后,病人转危为安,他却在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身泥。

 

  村里有对老夫妇,丈夫因脑出血卧床十几年,大小便失禁,妻子换脑梗偏瘫,张立柱每次去看病时总是先为老人换尿布、换褥子、翻身、拍背,有时还顺手帮忙给收拾收拾家。“只要能帮忙的,他都会帮。”杨果斌这样评价他,“由于这里的风俗习惯,人死后停的时间有时候会比较长,他就帮着打福尔马林。”大儿子毕业后,在家开出租车。每有急诊病人需转院,张立柱总是让儿子开车把病人送到原平市人民医院,这些小事,他从来没收过乡亲们一分钱。

 

  43年的行医生涯,张立柱为村民针灸从不收费,也从未收过出诊费;对待特困家庭和婴儿,他连药费都是自己垫付。村民陈海堂讲述,“张医生看病一般不要钱,只记到本上。到了秋天卖了玉茭(玉米),大家再去还钱。”妻子刘拉芳告诉记者,“立柱经常跟我说,还不上就算了。每年记药的本本,都会有一些没有划的,他从来没有要过。”得知他生病后,一些人来还医药费,有一些人没来,他还叮嘱妻子“没来的肯定是家里有难处,就别去要了。”几十年下来,张立柱的本子上记录的药费已有数万元。

 

  张立柱当村医收入不高,算上地里的庄稼,一年收入两万多。为给他看病,家里花了20多万,欠下外债10余万。即使这样刘拉芳也从没想过问乡亲们要欠下的药钱。

 

  悬壶济世 病重不忘乡亲

 

  得知自己的病情时,张立柱只是对妻子轻轻地说:“回家吧。”当天上午十点半,刚从医院回来的张立柱背上药箱就往外走:“不早了,今天病人很多,我要看病去了。”和平日一样,下午两点半,张立柱回家吃午饭;稍事休息,又准备出门的他被妻子拦下。“他说他不能在家里,和病人交流会忘记这件事。”刘拉芳回忆,丈夫直到晚上九点才回来。那一天,他又看了十几位病人。

 

  去年腊月,张立柱就算在肚疼难忍的时候,还是会一大早为糖尿病人抽血、测血糖,这样去城里看病的病人就不用空腹了。张高平还记得他捂着热水袋给自己抽血的情景:“我问他是不是疼的厉害,他只是说没事,然后叮嘱我注意身体。”

 

  即使后来他卧病在床,当有村民来找他看病,他也很少拒绝。春节后,妻子带着张立柱赶往北京治病。临行前一天,张立柱还让儿子带着他,到接诊的病人家里看了一圈;在机场登机前,他还给学医的侄女打电话,一再嘱咐:“好好给病人输液。”

 
  病床上,他还有一件事放不下,就是乡亲们给他捐助的5万多元钱。虽然外债还有10多万,但他还是叮嘱两个儿子,乡亲们捐的钱,一定要还给大家。

 

  “只要病魔夺不去我的生命,我一定将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地为大家服务。”遗言里,他放不下的还是父老乡亲,还是他生长的土地,他为之奉献、为之燃烧的土地。

 

 

山西新闻网实习记者 郭嘉伟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