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海鲜市场搬迁 依然沿用“五龙口”名称

时间: 2014年06月24日10:13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一线图文
分享到: 评论:

  哪里可以买到新鲜又便宜的海鲜?大多数太原人都会利索地告诉你,五龙口海鲜市场。这个最早经营海鲜产品的专业市场,满足着太原人的海鲜需求,承揽着山西省多个县市的海鲜供应,甚至成为五龙口的地标。

 

  今年4月初建设路的封闭改造使地处封闭路段的五龙口海鲜市场(以下简称海鲜市场)销量明显下滑,而随后,坊间传闻海鲜市场将要搬迁的消息得到市场管理层的证实。富有盛名的五龙口海鲜市场将从这一带消失。

 

商圈1

 五龙口海鲜市场在东安路上的商圈已经成型

 

  依旧是18年前的模样
 

  清晨6点起床,推上小推车到市场门口接货、拉进市场卸货,然后在市场中卖货呆一整天,叶大姐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她是五龙口海鲜市场200多家经营户中的一户,主营鱼类。两点一线的习惯,她已经保持了近18年。
 

  20年前,她跟随父亲从老家浙江温州到太原做水产生意,海鲜市场开张,父亲就在市场里租了一个摊位,主营鱼类。如今,叶大姐也自己当起了“老板”。
 

  海鲜市场将要搬迁的消息,从今年年初便一直酝酿着。大家还在低头耳语,消息忽明忽暗之时,叶大姐仍有一丝犹豫;得知各项方案已经敲定,搬迁在即,叶大姐反倒心神坚定了。
 

  与海鲜市场共同成长的老经营户被称为“元老”,和其他“元老”们一样,叶大姐见证了海鲜市场的低谷、繁华,亲历了今年道路不畅带来的进出不便和销量下滑,她也经历着这个越来越“分裂”的老市场:
 

  一方面,五龙口海鲜市场不屈不挠,克服掉最初的经营不善,朝着更高的经营目标高歌猛进,用占整个太原市场海鲜品种数目的95%和占总销量的85%+,来证明自己就是太原海鲜中的“大鳄”。
 

  而另一方面,海鲜市场被各项配套的老化时刻困扰。将仅有的周边空间扩建改造,纳入市场改成商铺,没有停车场配备;排不走的泡鱼水夏天发臭冬天结冰;从浙江甚至更远的地方运来的货搬不进市场,租用仓库,再耗时费力二次搬运。整个市场依旧是18年前的模样。

 

挑商品1

经营户在给客户挑选海鲜

 

  太原海鲜市场中的“大鳄”
 

  1996年,为响应政府的“菜篮子工程”,太原五方燃料石化有限公司将一块约2000平方米的煤场腾出,着手建立海鲜市场,恰在五龙口街附近。“五龙口街,有‘龙’就‘有水’,与离不开水的海鲜正好相映,便依街名作为市场名称。”在海鲜市场工作了16年的罗经理道出市场名称的由来。
 

  运费高昂、保鲜技术不成熟,摆在市场里的“奢侈品”难上百姓的餐桌,成立之初的需求不振,使得市场里的100多个摊位出租率不及70%。“想方设法从福建等沿海城市引进商户,把他们对海鲜的认知和了解传达给百姓”,专业的人把海鲜逐步带上太原这座内陆城市的餐桌。随后,高速路网完善,物流发展迅猛,市场的唯一性和专业性渐显,经营户才开始有钱可赚。
 

  看到利润的人盲目涌入,激烈竞争中一些商户流失;海鲜市场对面,万吉批发市场开业,一些经营户转移至这个更具综合性的市场,改卖其他产品,海鲜市场经历了大换血。但同时,这种“优胜劣汰”使海鲜市场的经营户更加优质。经过改造扩建,时至当下,经营户已增加至200多家,“原本没有长期打算的经营户跟着市场赚了钱,很大一部分都在太原买了房。”
 

  经营户本身拥有的进货渠道使市场以低价进到货,逐年加大的货物供应顺应不断攀升的需求。“每年的销量都会以20%左右的速度上升。”物流的加速、仓储的建立给产品种类和销量增多提供了条件,“以前鱼的品种只有20多种,现在能达到300多种。从活虾来说,单天销量可达15000斤左右。”
 

  海鲜市场西邻东安路,挨着市场的东安路上,鲜肉铺、菜市场、调味品店扎堆,经营的都是海鲜的配套产品。建设北路的另一边,万吉、顶好相继开业,前者是综合市场,后者主营肉类,但海鲜市场的海鲜依然属于“大鳄级别”,“品种占到整个太原市场的95%,销量占到85%以上”,甚至,前两者海鲜产品的来源就是海鲜市场。
 

  除却太原本地,五龙口海鲜市场的产品辐射范围已达山西省的各县市,多数人更愿意把这里称作海鲜产品集散地,而非一个简单的专业市场。

 

市场里11

经营18年的老市场硬件配备已经老化

 

  一场涉及上千人的迁徙
 

  18年过去了,市场的老化显现。排不走的泡鱼水、散不掉的鱼腥味,附近居民抱怨声不断;没有专用停车场导致周边道路长期拥堵,“五龙口海鲜市场这里又堵车了”,交通广播总能隔三差五听到这么一句;缺乏冷链设备,市场价格受到经营周期短的波动,忽高忽低。

  4月份以来,建设路的封闭施工,海鲜市场货物流通愈加不便,销量出现下滑。经过长时间“搬”与“不搬”的拉锯战后,确定搬走的消息最终得到市场管理层的证实。

 

  新市场选址敦化南路,占地63亩(4万2千平方米),是现有市场(5千平方米)的8倍多,进驻商家600多户,是现有的3倍。

333

选址敦化南路的新市场建设正酣

 

  不难发现,新市场除了商户占地外,“空地”更多。“更多的地方将用于设立停车场、建设冷库供仓储和公用场所。”有了专用停车场,购置产品的消费者不再担心停靠在路边的车引来交通堵塞;有了支持百吨货物的冷链仓库,活物、冻品有地储存,价格有了缓冲的余地,不再受到大市场的波动忽高忽低;有了排水系统,进行污水处理,实现水循环利用。一切现代化的设备使得新市场即将拥有现代化的气息。
 

  按照计划,新市场将把40%的摊位用于海鲜产品专卖,与现有市场相比,海鲜产品占比缩小,但市场的“专业”不变,仍主打海鲜。据罗经理介绍:“其余的商铺将以肉食、蔬菜、禽蛋、酒店餐饮配套为主,产品将更多地面向酒店。”
 

  此外,新市场希望能以更大的容量面对更多的百姓,“将零售无限制提升起来”。扩大零售比例,价格成为一道最现实的难题。新市场同样有着自己的打算:和产地直接联合,以最低价直接引进。
 

  相较于建设路,敦化南路偏离了市中心,对此,市场管理层有自己的看法:“离太原市东中环、北中环更近,交通压力不大,更方便进货和货物下放。”而市民考虑最多的,则是离自己家的远近。家住东安路的多数居民大都有种怅然若失感,“这么多年,吃海鲜很方便,搬走的话恐怕会不习惯”,住在富力城(毗邻敦化南路)的一位女士则表示出对市场搬迁的乐意。从新市场周边低密的住宅,以及居民尚需培养的消费习惯来看,新市场新商圈的形成恐怕仍需时日,但也指日可待。
 

  沿用“五龙口”三个字,海鲜市场希望积攒了18年的口碑效应能够延续至即将重新开张的新市场。已经确定的是,200多家经营户,仅有一户不会随市场搬迁。一场牵涉上千人的整体搬迁即将上演,叶大姐正做着前期的准备,期待着这场99.5%的搬迁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山西新闻网实习记者 周敏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