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收官 山西民歌压轴唱响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记述>>一线图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7月20日,由首都图书馆发起,联合山西省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内蒙古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别样的阅读·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最后一站——“音乐里的太行山·山西民歌赏读会”在山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吸引了200余位读者现场参与。

山西被誉为“民歌之乡”,全省县县有特色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收录的1374首民歌印证了其深厚传统。山西省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本土文化的保护、研究与推广,此次活动依托省图馆藏,通过田野实录、传承人吟唱与学者解读,带大家触摸山西民歌的“活态基因”,让这些曾在窑洞、田埂、土炕上生长的声音成为连接五省文化记忆的纽带。

开场女声小合唱《看秧歌》通过叠音词与衬词,活灵活现展现了祁太地区的民俗风貌;左权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以左权开花调特有的婉转唱腔,再现太行山区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恋;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尽晋商迁徙的悲欢;《割莜麦》以“嘶溜嘶溜割莜麦”的生动唱词,还原了黄土高原的农耕图景。

除此之外,柳林民歌《一圪嘟秧歌满沟转》用 “一圪嘟”等乡语再现了春节闹秧歌的热闹;定襄民歌《大红公鸡毛腿腿》通过公鸡意象隐喻女子情感,展现了质朴炽热的爱情……终场全体合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在“太行山高、汾河水长” 的旋律中,凝聚起山西人对家乡的深情。

随着山西民歌赏读会和研读行的圆满落幕,“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系列活动也正式收官。从渤海之滨到黄土高原,从草原牧歌到太行小调,五省民歌如同五条奔涌的江河,在这场旅程中交汇成民歌的海洋;而那些珍藏在图书馆里的典籍、回荡在人们心里的旋律,将化作滋养文化土壤的甘泉,让华北大地的“声脉”故事久久传唱。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责编:王晓艳、金环)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