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春耕 晋祠水稻育秧按下“快进键”
科技赋能春耕 晋祠水稻育秧按下“快进键”
4月28日,春耕农忙时节,走进太原市晋源区大康农业科技园的智能化育秧大棚,只见全自动育秧机正在高速运转。播施底土、播撒种子、覆盖浮土、传送进棚、喷淋给水等工序一气呵成,整个育秧过程“科技范”十足。
“育秧的关键在于土壤和水质控制。”科技园技术负责人张慧平介绍,“土壤酸碱度严格保持在4.5—5.5之间,浇水必须达到饱和状态;大棚温度要精准控制在28℃—32℃范围内。在这种科学管理下,秧苗一周时间就能出土1公分,40天后即可达到插秧标准。”
在自动生产线旁的育秧棚里,最早培育的一批秧苗已经破土而出,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按照当前长势,预计5月底即可开始出棚插秧,届时晋源区将全面进入水稻插秧季。
“随着晋祠泉水的逐步复流,我们的水稻品质还会进一步提升。”张慧平信心满满地表示,“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让千年晋祠大米焕发新生机。相信今年晋祠大米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丰景’。”
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