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那边救援队紧张打捞溺水者 这边父子俩谈笑下河游野泳

省城持续高温,短短9天汾河水域已有3人溺水

时间: 2016年08月02日02:58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组装声呐探测器

▲河边放置的警示牌

    

    “这真是游泳的好地方啊!”一个六七岁的男孩抱着游泳圈边往河边走边和同行的父母说。男孩的父亲听了孩子的话笑了,说了这样一句话,“对啊,以前这里没有水,现在放水之后水就涨了起来,游起来特别凉快。”这是8月1日中午,在太原市柴西桥南侧的汾河水域边,记者看到的一幕。就在同一片水域上,距离父子俩不远处,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还在水面上打捞7月31日溺水的男子。
    近日,省城持续高温,许多人跑到汾河边玩水或游泳,短短9天时间里,已有3人溺水。就在水域边,记者看到有禁止在河道内游泳内容的警示牌。

    一个人溺水一家人悲怆

    7月31日15时许,在省城柴西桥往南的汾河水域内,一名男子溺水,同伴施救无果后,联系了蓝天救援队。此时,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准备从斜拉桥以南的汾河水域撤离,之前的4天,他们一直在这片水域内搜索,刚刚把一名溺水者打捞上岸。
    据男子的朋友介绍,这名男子是外地人,在太原打工,今年25岁,他不会游泳,只以为河水不深就下水慢慢往下走,没想到突然身体一晃,就再也没有上来。蓝天救援队队员确认了具体位置之后,立刻展开救援,但一夜搜索无果。
    8月1日13时50分许,艳阳高照。记者来到柴西桥往南的汾河水域,走在水域边的石子路上,脚底被烫得生疼。此时,这名男子的家属坐在救援队搭的棚底,一名年轻女子眼神落寞,头埋在双腿之间,双手抱着膝盖。一名中年女子站在年轻女子一旁,眼神始终没有离开湖面,现场的气氛十分凝重。另一名中年女子告诉记者,溺水的是她侄子,坐在地上的年轻女子是侄媳,站着的中年女子是溺水男子的妈妈,也是她弟媳。“我弟媳命可真苦,7年前,我弟弟干活时被电致死,弟媳一个人带着孩子特别辛苦,好不容易张罗着给儿子娶了媳妇,弟媳还心想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没想到又出了这样的事。还有个3岁的孙子,你说这婆媳俩可咋过呀。”女子说着就哽咽起来,眼睛里的泪水夺眶而出。
    虽然已过了饭点,地上还放着一些盒饭。在众人劝说下,溺水男子的妻子和母亲端起了盒饭,面对一碗不多不少的炒面,她们拿起筷子拨拉了几下才夹起一根面条放进嘴里慢慢嚼着。没吃了几口,两人就放下了筷子。面对众人,两人的神情始终都是落寞的,她们的嘴角因干渴有些发白,但手里的矿泉水瓶也不往嘴边送一下。

    天热、水域复杂救援一直在进行

    记者来到现场的时候,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正在组装一个声呐探测器,他们打算一会儿把组装好的探测器放进水里寻找溺水者的具体位置。记者看到,救援队员都穿着救生衣,有的准备下水,有的刚从水里上来,身上还湿漉漉的。队员们还没顾上吃饭。河边停着一个冲锋舟和一个摩托艇,冲锋舟上放着一个捞钩。上午,救援队的队员们已在水面或水下来来回回进行了4次搜救,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溺水男子。
    采访中,记者看到不时有人带着游泳圈往河里走去,或者三三两两玩水,或者下水游泳。“别往那儿走,那儿水深。”“快,别在这儿游泳了”……看到有下水的人,救援队的队员就开始喊话让他们撤离。
    记者从柴西桥沿着石子路往南走,一直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所到之处,都能看到水中戏水或游泳的人。蓝天救援队的赵帅队长告诉记者,别看这儿的水不深,其实是南深北浅,越往南走越深,而且水的流速比较快,很多人会觉得水深玩一会儿没事,可等到脚下打滑被水流往南冲时,就会溺水。
    上一次救援就是在斜拉桥以南的汾河水域,赵帅说,尽管水面很平静,但水下深浅不一,不乏十余米深的沙坑,即使是救援绳也无法探到坑底。暗流、障碍物、水草、杂物以及抓鱼的“地笼子”,任何一个意外都会让人很难逃脱,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宝贵生命的消失。“别看现在气温超过30℃,水下的温度却极低,上午进行救援时,我潜到5米深的水下,感觉水实在是太凉,让人打冷战。”赵帅说,等一会儿这个声呐探测器安装好后,就能探测到水下更深一点的位置,方便寻找溺水的男子。

    伤心的她跳进水中救援队员急相救

    赵帅说,在救援这名溺水男子之前,他们历时4天刚从汾河柴村桥西水域捞起一名溺水的男子。原来,在7月23日17时许,一名26岁来自武乡的男子,给朋友打电话说要去游泳,当朋友来到柴村桥西时,在水中却没有看到男子的身影,但在水边的一个简易房中发现了男子放着的衣裤等,怀疑男子应该是在游泳时发生了意外。事发后,消防部门和多个民间救援队对这名男子进行了搜救,却一直找不到踪影。随后,男子的家属找到蓝天救援队,从7月28日8时开始,救援队的十余名队员每天都会在水面及水下打捞十余个小时,直到7月31日1时5分许,男子遗体被打捞上岸。
    另外,7月25日,在滨河东路南内环桥附近,同样发生了一起游泳溺亡的悲剧。赵帅说,死者是一名中年男子。事发当天上午,蓝天救援队接到求助后,十余名队员赶到现场,在当日下午3时许,发现了溺水者的遗体。采访时,记者得知救援队的许多队员,都是早晨7时许过来,一直到天黑才回家,连续几天的搜救,已经让队员们精疲力尽。
    可即使这样,仍有人下水纳凉,身子躺在水里,一边脚踢打着水花,一边大喊着“好凉快啊!”完全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
    就在救援队员在水域中搜救溺水男子时,男子的母亲突然从帐篷旁两米高的土坡前跳进水中。看到这一幕,救援队员赶紧开着摩托艇来到她落水的位置将其救了起来。“也是苦命的人,丧夫后又丧子,难怪会想不开。”赵帅说,希望大家都不要再野泳,为了自己的安全,更为了全家的幸福。
    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位溺水男子仍未搜索到。

本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惠天骄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