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在省城南内环街,消防官兵用皮划艇将困在积水中的市民救出 本报记者刘江摄
本报7月20日讯(记者 杨晶)被困车中、被困家中……大雨中,消防员的那抹橙色总是出现在市民最需要的地方。不过,也有市民在拨打119报警电话后,发现消防员赶到的时间却比往常要慢了一些。今日,太原市消防支队对此作出解释,由于市民求助多、消防员警力有限、路况影响等原因,导致消防员在赶赴现场时,可能会比平日承诺时间要长,希望广大市民理解。
太原市消防支队高级工程师王晋介绍,此次太原强降雨抢险救援有以下几个特点,涉及范围大、受灾群众多、财产损失大。此外,道路拥堵严重,而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正因为如此,消防部门在救援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
太原市市区由于城市建设和历史原因,消防站点比较少。目前,太原市区范围内共有23个消防中队,以汾河为界,河东消防站点较多,有16个,而河西只有7个。因此,河西地区发生内涝以后,消防部队警力有限。如果以迎泽大街为界,城北地区消防站点较多,一共有14个,而城南区域有9个。因此这次内涝,城南地区特别是小店区周边损失比较大。王晋解释,站点少、距离远,直接导致消防员赶到救援现场时间加长。
此外,消防部门承担以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为主的多样任务,是一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除了应对内涝灾害外,还要留出一部分警力应对火灾以及其他群众遇险救援。在昨日,太原消防就接到灭火警情16起。这也导致救援警力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全部投入大雨救援中。
大雨导致省城一定区域范围内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也为消防救援带来困难。受此影响,消防车无法及时靠近受灾地区、受灾建筑,大部分消防官兵只能涉水徒步进入受灾地区,造成行动迟缓。而此次内涝受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区、老旧小区、平房,被困人员比较分散,因此消防官兵到场搜寻、搜救也需要大量时间。“在消防员克服重重困难赶到后,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多加配合。”太原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主任张卫刚表示,在昨日的救援中,就曾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个被困区域内,多名市民重复报警,导致指挥中心重复接警、派警。还有市民报警称老人在家需要救援,可当消防员赶到后,老人却始终不开门。当消防员处理其他救援时,市民再次报警,消防员只能折返再次进行救援。这些情况,都会占用救援资源,浪费警力,使得救援效率大打折扣。
对此,张卫刚希望广大市民理解消防员,“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此外,报警时一定要说清楚地点、人数,是否有老人、孩子、残疾人等,方便消防员准备相应的装备。在报警之后,尽可能自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位置,耐心等候,保持电话畅通。
(责编: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