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迎泽大街天龙路口设置的移动栏杆。本报记者范珉菲摄
本报讯(记者曹秀娟)与以往交通环境集中整治不同,今年太原市交警支队借鉴广西南宁经验,首次对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截至6月13日,首批11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点,共教育6484人,其直接效果是,相关路口违法行为下降30%多。
太原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与步行有关的死亡人数为65人,占全市死亡事故人数总数的29.68%;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死亡人数为50人,占全市死亡事故人数总数的22.84%;与自行车有关的死亡人数为16人,占全市死亡事故人数总数的7.31%。非机动车、行人事故死亡人数共计131人,占全部死亡事故人数的59.83%。
在为期2个月的城市交通秩序整治期间,太原市重点对市内18条路段交通秩序混乱、机动车乱停放等进行集中整治。针对行人,重点整治行人翻越护栏、不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违反交通信号指示灯违法行为。针对非机动车,重点整治摩托车、三轮车违规上高架,非法安装动力车等违法行为。
5月24日起,交警部门在五一广场、天龙、府西街、新建路等11处路口设置了蓝色帐篷,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现场教育,主要内容为:对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告知;抄写非机动车、行人常见交通违法及处罚标准;学习《交通安全警示录》。负责迎泽桥西路口的万柏林一大队中队长田宇波告诉记者,骑车带人、闯红灯、逆行者都是一拨一拨的,我们一般对带头违法者进行教育。刚开始,他们不理解,但这段时间可以接受了。
太原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侯伟星介绍,接下来在11个安全教育点取得阶段性效果的基础上,将会继续增加教育点数量,使其形成常态,巩固整治成果。同时,将借鉴南宁经验,采取教育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即交通违法人员在教育点接受20分钟交通法律法规教育、10分钟体验式教育(协助交警劝导违法)、接受罚款处罚,三选一。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