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创意招牌满大街 该点赞还是该规范?

时间: 2016年06月13日08:22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现在街头门店的不规范用字实在太多了,小孩子有时区分不了,最终考试卷上一写就全错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近日,太原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希望别让不规范文字误导了青少年。无独有偶,9岁的小学生玲玲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她家旁边开的“以衣当十”服装店就让她犯迷糊,到底是“以一当十”还是“以衣当十”?就此,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谐音字招牌真不少

    记者根据线索,实地走访了太原市的几处谐音字店面。类似“谈骨论今”“盘骨开天”“说骨道今”的大骨头店为数不少;“帘想布业”,这是尖草坪区汾西路一处经营窗帘家居类门店的招牌,为了突出窗帘这个主要卖点,将“联想”改为了“帘想”;“主席台”被乱用为“煮席台”,成了一家旋转自助火锅的店名;武侠小说中常见的“侠骨柔情”被改为招牌“虾骨柔情”;一家服装门店将店名起为“以衣当十”;杏花岭区金刚堰路一处小饭馆起了个名字“恰到好厨”;小店区晋阳街上一处鱼火锅店起名“约等鱼”。

    是创意还是违规?

    对这种谐音起名,市民看法不一。“帘想布业”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名是老板起的,大家都觉得起得有创意,让人一目了然。自从改了这个名字后,上门光顾的客人都多了不少。这个新颖的店名让店里焕发了生机。
    市民王先生认为,这样的店名会让人感觉很新鲜,也容易让人记住,只要不是很过分,应该给商家一个自由发挥空间。
    李女士是一位小学生家长。“这种谐音字混搭是一种创意,有些起得还很讨巧,让人哈哈一笑,印象深刻。”她说,“但不正规的文字词语使用,不利于青少年的语言学习成长,甚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消遣,不够严肃。”
    对待谐音字招牌这个问题,市民李先生也担心会潜移默化误导小孩子,“要是考试也这样用,岂不是就错了?!”
    记者从太原市语委办了解到,根据《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广告用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不得使用繁体字和已经废止的异体字、简化字;使用成语、词语不得滥用谐音字。

    将对违规商家进行整治

    太原市语委办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单位、店面的门头牌匾有表明自身身份的意义,在浓缩服务功能和文化品位同时,也体现市容景观和城市形象。针对市面上出现的违规滥用谐音字问题,应加强对广告公司经营的管理。当前一些广告公司一味求新求异,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更触碰了法律的边界。建议工商部门向广告公司进行更多的门头牌匾普法宣传。
    下一步,太原市语委办将联合工商、各城区城管对发现违规商家进行依法整治。

本报见习记者 何伟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