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入刑后我国首例国家考试舞弊案追踪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确认遭遇“泄题”。这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作弊入刑施行以来,首次大规模有组织考试舞弊案件,涉案考生达600多人。
湖北省公安机关近期在公安部督办下侦破此案,捣毁多个考试舞弊团伙。目前,这一案件正移送司法机关。所有涉案考生已全部被取消成绩,后续还将依法依规受到应有处罚。
考试原题被拍照外泄传题、解题各有分工
2015年12月26日是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在英语开考前的一个半小时,一份英语考题和答案在QQ群、微信群中流传。事后经核对,竟与考试题目一致。
此前,湖北警方一直在对疑似考试舞弊的线索进行排查。通过侦查,12月26日上午11时许,专案人员在一所大学附近的酒店中,将正在通过无线电设备发送答案的王某某当场抓获。随后,又顺藤摸瓜,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王某等人抓获。
据潜江市公安局网监支队侦查大队大队长熊陶虎介绍,罗某某买通了试卷印刷点的一名内部人员,许诺考后给予百万元现金报酬。2015年12月,试卷印好后,这名人员用相机偷拍了试卷,将相机的TF卡绑在类似于弹弓一样的弹射器上,弹到印刷点外,等候在印刷点外的罗某某收到后,将试卷照片交给李某某。李某某等随后赴河南洛阳,请某高校老师刘某某帮忙组织人员解答试题。
2016年1月,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罗某某等人被抓获。至此,这一大规模、有组织的考试舞弊案件成功告破。
办培训班签包过协议全封闭授课资料阅后即毁
办案人员介绍,李某某等获取试题后,以培训机构的名义,通过网络发布消息,以及张贴招生广告等形式,在河南郑州举办培训班招录参考人员。
培训班向每名学员收取培训费。考生也可先交部分定金,签订“包过”协议,约定考后证实押题成功后再付余款。
据办案民警介绍,培训采取全封闭授课形式,每位培训者进入培训点时,要通过金属探测器检查。所有的培训材料不允许带出,考生看完后统一集中销毁,并冲入下水道中。
作弊入刑,考试舞弊团伙为何仍如此猖狂?
据记者了解,不到30岁的李某某曾经在2011年因考试舞弊,以非法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刑,2015年8月刚刑满释放,又因此案被抓获。
记者调查发现,考试舞弊参与方环环受益形成“利益同盟”,成功几率高,而被发现几率相对较低。这是舞弊组织猖獗的重要原因。
此外,考试舞弊利润高,处罚轻,暴利驱使下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为他人实施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以及“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均将面临刑罚。
据新华社电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