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小学生书包 该谁来背

时间: 2016年05月19日05:4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场景一:5月5日,下午5时许,太原市双塔西街,一小学生边走边吃零食,奶奶(姥姥)背着书包跟在一旁。
    场景二:5月17日,在太原市望景路上,一位白发老人帮孩子背着书包,提着水壶。(右图)
    孩子两手空空,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走,家长手拿孩子水杯、肩背孩子书包跟在后面似乎早已成为上下学时间,城市一道温暖的“亲情风景线”,大家早已司空见惯,哪怕书包是背在年迈老人的肩上……

家长各有说法

    记者于5月12日下午5时来到太原市双西小学门前,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接学生的家长。记者就学生的背书包问题随机采访了几位家长,家长们就立刻讨论起来,一位年轻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自己背书包的很少,一般家长见到孩子出来,第一件事就是迎上去接过书包背在自己肩上,孩子上了一天的课,肯定累了。”
    听到记者谈论这个话题,一旁等孩子的陈扬先生表示这个问题很是让家人头疼,“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认为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很重要。我儿子上二年级,我是坚持让他自己背。但是孩子的奶奶不乐意,担心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书包重会压坏孩子的肩膀脊椎,每次都是抢着背,而她年纪大了,更应该注意身体,说了几次也没有用。”陈先生还无奈地告诉记者,后来发现奶奶接孩子的时候,从学校到小区门口是奶奶背,到了小区是孩子背。
    放学时分,记者观察到虽然帮小学生背书包的家长占很大一部分,但也有不少小学生选择自己背书包。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几位小学生,有不少小学生表示自己已经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书包应该自己背。但也有小学生说书包太重给家长背。

书包里都装着什么

    在采访中,很多家长提到,不是因为娇惯孩子给孩子背书包,而是因为书包太沉了。
    孙鑫蕊是一名3年级的小学生,在征得她的同意后,记者看到她的书包里有语文、数学两门主课教材和作业本,还有副科的教材和作业本,还有一个挺重的铅笔盒,一盒水彩笔,因为下课还要去上课外课,还有一本英语培训机构的教材,另外还有一个水壶。记者拎了拎这个书包,确实不轻。
    小学生书包有多重,记者随机采访了7位小学生家长,有4位表示要10斤左右,另外3位表示只会更重。其中一位家长向记者抱怨“孩子书包太沉了,大人手提着都累,孩子怎么背,我们又不是开车接送,全程走着背书包大人都累,何况孩子。”“现在小学生都有课桌,为什么不把一些书放在课桌里,非要每天背过来再背回去。”面对记者的疑问,家长的回答是“课桌太小,放不下几本书。”还有的说是“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还是背着放心,反正也是家长给背书包。”
    另外,现在小学生的书包样子漂亮,用料讲究,本来自重就不轻。要是有的再带上抗压、抗震等功能,光是一个空书包就够重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为何一些中小学生的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书包是背在家长肩上,而且这些家长中不少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幼儿园就开始强调了。到了小学,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从整理书包、背书包、戴小黄帽和红领巾开始。”太原市解放路小学贾防老师告诉记者:“除去个别情况,大多数孩子是有能力做好这些事情的。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对孩子生活仍是包办式、保姆式的教育。孩子本身有能力做好,家长总是代替去做。要想让孩子独立,家长应该学会放手。”
    不可否认,确实出现过书包太重压得孩子身体前弓的个例,如果书包真的重得让孩子们不堪负荷,大人帮忙背,其实也用不着上纲上线,这是“减负”的未完重任。但是,如果孩子看到大人佝偻的背影,疲倦的神情,还不懂心疼大人,仍自私地享受着自己的自由,这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职了。为了孩子的独立,书包还是让孩子自己背吧。

本报记者芦燕娟 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