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历时两周,分别在太原多个交通路口体验采访,均有程度不同的闯红灯行为。在红灯前,有的小跑、有的信步,有的甚至看手机通过。非机动车更是见缝插针,与行人争相抢道。上图为部分路口的观察数据。王静制图
3月10日,太原市长治路与南内环街交叉口,非机动车主在行人控制杆落下后等待绿灯。 高蓉摄
开栏语
随着电子眼等高科技手段进入道路交通管理领域,机动车闯红灯行为明显减少。然而,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为却依然存在。这种行为不仅有碍道路的畅通,而且威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应当承认,在道路交通管理中,法律规定是明确的,交警执法是认真的,红绿灯标识是清晰的。然而,一些行人和非机动车为什么还是不管不顾甚至不不惜冒险闯红灯呢?记者深入太原、运城等地,在红绿灯前、十字路口旁,对闯红灯现象进行观察采访追踪,与行人、交警、老师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对话,倾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社会和法律原因,寻找治理的有效办法。以期唤起全社会关注红绿灯前的畅通安全,创造良好的交通秩序。
从今日起,《关注行人闯红灯》专栏在本版陆续推出,敬请参与关注、交流互动。
运城 10元罚单开出之后
背景链接 2015年12月23日,运城市盐湖区交警部门在市区重点交通道口进行试点,对未按照信号指示灯通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10元。这是盐湖区交警部门首次也是至目前唯一一次使用交通法规中的罚款条款对违章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处罚。然而,这种意在以经济手段让违章者“伤筋动骨”、强化红绿灯前法规意识的行政处罚行为,却不幸搁浅了。
对运城的做法,有人叫好,有人质疑。
2月24日中午11时30分,正值下班高峰期,记者在运城市禹都大道和人民路的十字路口看到,有几位行人“闲庭信步”过马路,而此时的人行信号灯为红灯,机动车不得不停车等待。约几分钟后,又有行人一路小跑,斜穿马路,没走斑马线,任凭交通协管员怎么喊也拦不住。据值班交警介绍,罚款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闯红灯的现象,但是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表现在:取证难、执法难并且耗费时间。有的行人闯了红灯之后一听要罚款,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有的人则是强词夺理,否认自己闯红灯。
绝大多数闯红灯的行人表示,自己闯红灯是因为有急事,并不觉得这种行为违法,并且认为就算是闯了红灯,批评教育就够了,罚款是小题大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让交警免于罚款,耗费大量时间。
一位李姓的出租车司机说,有时候遇到高峰期,红灯都亮了好大一会儿,这些行人还是紧跟着前一波的行人闯红灯通过,驾驶员只能等行人通过,但是后面的司机不理解,一直在鸣笛,影响不好。还有一位杨先生说,有时过马路,由于不是高峰期,车少时行人闯红灯很危险,有些驾驶员见是绿灯,就快速通过,不想半道上冲出个闯红灯的行人,很容易造成事故,他说自己就遇到过一次。对于处罚闯红灯行人,杨先生建议,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只有那样才能让这种违规行人受到教育。
一位家住南风广场附近退休的雷师傅说,司机行人都要互相体谅,司机提高礼让行人意识,行人也要自我约束,遵章通行,交通部门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些人多的路口为行人通过道路提供充裕的通行时间。
一位基层交通民警对于行人违法执行难也表示出了很大无奈,由于行人没有驾驶证的约束,执法难度比较大。他说:“现在我们对行人、非机动车处罚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大家不是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有的人对我们的劝阻根本不闻不问,甚至有些人无理取闹,在大街上和交警争吵。希望行人能配合交警工作。”
本报记者李为民 通讯员赵烨楠
太原 控制杆下的十字路口
背景链接 2015年12月,太原交警在省城长治路与南内环街交叉口由南向北非机动车道,试行安装了人行和非机动车道控制杆,该控制杆和信号灯连接,红灯时自动落下,绿灯时自动升起,行人和非机动车随着杆起杆落或行或停。由于此路段较为复杂特殊,控制杆更多的是为了对非机动车在红绿灯前进行规范引导。由于种种因素,控制杆虽然效果明显,但在面对一些危险状况时,却总是升降为难。
太原市交警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月27日15时许,记者来到长治路与南内环街交叉口,发现四个路口的控制杆并没有放下而是一直处于升起的状态。记者观察了15分钟发现,虽然没有交通协管员,市民也能在遇到红灯而控制杆处于升起的情况下自觉地等待绿灯的到来。
3月8日中午12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记者再次来到长治路与南内环街交叉口,经过约半小时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市民都能够自觉地在控制杆后等绿灯,但还是有部分不自觉的市民“成群结队”地闯红灯。
“我很支持安装控制杆,每次等绿灯的时候,电动车和自行车就摆出一副随时准备冲刺的样子,让我这个老司机一点都不敢大意。”市民陈先生还告诉记者,安装控制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非机动车辆闯红灯的问题,每次开车经过这个路段看到交通协管员和使用的控制杆心里比较踏实。
“既然大家都知道防止行人闯红灯要靠自律,那么既然自律不够,用他律来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最后将他律换为自律。我是支持的。”在长治路附近上班的张晴说。
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控制杆,闯红灯的人明显减少。虽然会有些行人不自觉,仍然要闯红灯,但不自觉的也只是少数。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因为控制杆而发生意外的情况。”
迎泽二大队的交警认为,行人闯红灯屡禁不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交通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红绿灯的设置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而一些行人过马路时却不再是“红灯停、绿灯行”而是“车少或没车就能行”;二是交通习惯差。面对红绿灯时随心所欲,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三是警力不够,每个路口都分配交警和交通协管员不现实;四是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人进行罚款难度大。行人普遍认为闯红灯只是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一下思想教育即可,没有必要上升到罚款的高度,致使在罚款时行人无理取闹的行为时常发生,反而增加了交警的工作难度。
本报记者李为民 实习生高蓉
☆下期预告☆
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顽疾。在穷尽法律、科技等他律的管理手段之后,有交警开始探究闯红灯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下期将推出《红绿灯下的心理问卷》,欢迎读者参与。如果您有治理行人闯红灯的建议,请来稿,电子邮箱:lwm6661@163.com。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