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收到有余额的“银行卡”小心!这是一种新骗术

时间: 2015年10月30日02:39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山西晚报”官方微信

    

    本报10月29日讯(记者 辛戈)意外收到带有密码的“银行卡”,只需交滞纳金便能使用卡内万元余款,难道真有这样的好事?今日山西警方发布提醒,近期一种以巨额金钱为诱惑的“银行卡”诈骗新手法又出现了。市民收到类似卡片,切勿贪心而落入陷阱。
    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民王先生收到一封信件,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银行卡以及一张信纸。信上说,银行为了对客户表示感谢,送其一张银行卡,还提供了密码,并提示如在取现时遇到问题,可以拨打联系电话咨询。读完信件,王先生立即到附近的ATM上查询,发现卡内有余额1万元。“我当时觉得天上真是掉下馅饼了,可实际一操作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根据提示在ATM输入密码后,王先生发现取款机的页面显示为“不予承兑”。为弄清楚状况,王先生立即拨打了信纸上的电话,一名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女子接电话后表示,“经查询,这张卡有5000元的滞纳金还没有交,必须先将这笔钱存入卡中后才能使用。”听到这里,王先生觉得有些蹊跷。于是,他立即去旁边的银行询问。经过银行工作人员确认后,这张“银行卡”的问题还不少,不仅卡的做工粗糙,字迹不清晰,还比正常的银行卡软,客服电话也不对。
    对此,警方介绍说,这是骗子以万元的余额来骗取5000元的“滞纳金”的新骗术。不久前,杭州市民何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情,结果被骗了7000多元。发觉上当后,何先生去银行柜台查询,却没有这张卡的信息。他只好报警。民警推断说这张卡实际卡号并不是卡上印刷的卡号,骗子可能以一张已注销或自制的信用卡为载体,导入了一张未激活的真实信用卡的信息,所以ATM上可查询到余额,却取不出来。

    ○延伸阅读
    银行卡信息是怎么被复制的?

    不管是郑州街头的假银行卡,还是杭州何先生的信用卡,他们之所以都能在ATM上操作,可能都是因为卡中导入的是真实的银行卡信息。那么,这些真实的银行卡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呢?
    据警方介绍,目前复制银行卡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在ATM的插卡口加装高仿真的卡槽,里面装有读卡器,可自动将卡号信息记录下来,同时微型摄像头拍摄密码输入过程;从网上购买客户信用卡信息;在一些消费场所,通过单一的便捷式读卡器读取银行卡信息,再偷看客户输入的密码。
    获取资料后,不法分子通过复制设备,包括一台电脑、一个写卡器,将客户信息输入软件,写入空白的银行卡,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就完成了。近年来,这种复制银行卡的做法频繁地被一些不法分子使用,盗取持卡人金钱。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