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单上,好多项目都是三个加号
花4980元买的“药”
“他这也太坑人了,说吃了就能降血脂,一下子花了近5000块钱。”近日,市民杨女士向本报反映,她母亲被一商家忽悠了,一下子买了4980元的“药品”,整整15瓶。她发现这药瓶上既没有写药品,也没有写保健品,就去找商家想退货。可是对方却一直推三阻四。
9月中旬,记者随迎泽食药监局执法人员赶往卖产品的地方,发现那里是大门紧闭。
免费测血脂,买回一堆“药”
杨女士的母亲今年60多岁了,除了有点儿高血脂,身体挺好,经常在某药店买药。9月16日早上,老人接到一个自称某药店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们药店最近搞活动,为了回馈老顾客,可以免费领取奖品,还能免费测血脂。
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老人来到了铜锣湾附近一幢楼内。看到房间里不少老人都在做测试,杨女士的母亲也领了小礼品,做了血液检测。检测的人告诉她血黏度有点高,有细胞粘连,还给她看了测试报告。
在对方的安排下,杨女士的母亲吃了两粒“药”,不到半小时,又做了一次血液测试,说是细胞不粘连了,已经分开了。老人动了心,就想买两盒吃吃试试。对方的工作人员表示,不单卖,要买就得买一大盒,共计15瓶,4980元。
老人面露难色,说没有带这么多钱。工作人员立即热情地陪同着去了家里,取了钱,然后拿了一大包药,只给开具了一个收据,没有正式发票,也没写公司名称。
杨女士说,她听到母亲买药的经历后,就觉得不对,“什么药吃了,半小时就能起效,再说了,哪有什么细胞粘连的病呢?”杨女士随即拨打了促销员电话,但对方不接。后来找到这家公司负责人的电话打过去,对方先是说等等再谈退药的事情,后来干脆不接电话了,她找过去,公司所在的房间关着门。
接到举报去检查,对方已经关门
9月17日,杨女士将此事举报到了迎泽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8日,记者随同3位执法人员赶往铜锣湾附近的这家“经销店”。
在楼下,记者看到了杨女士所拿的15瓶片剂,产地和生产企业都是江西。瓶身上大大几个字写着“铁皮石斛花”,小字写着“本品是以铁皮石斛花、破壁蜂花粉、玛卡粉、蛹虫草、枸杞、菊花、金银花、麦芽糊精、淀粉、硬脂酸镁精制而成的食品”,瓶身上没有药品或者保健品的标志。3位执法人员表示,这应该就是一种普通的食品,并不是药品或者保健品。
15瓶,一瓶有30片,一片的规格是1.0克。说明与药品说明有点相似,不过,一般药品上会写“用法用量”,这个瓶子上写的是“食用方法”:含服或吞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记者拨打了该厂家的400客服电话,对方一开始说是保健品,当记者问究竟是药品、保健品还是食品时,对方又称是保健食品,主要针对中老年人,能降血糖、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
在杨女士提供的一份对方给她母亲做的检测报告上,众多项目都是严重的三个加号(从一个到三个加号是异常程度提升)。
到了15层这家公司门口,却发现大门紧锁。旁边的商家说,这家公司的确是卖药的,每天6点到8点之间,有很多老人来领礼品、买药。不过,最近也有人来退药,所以这家公司一直没有开门。
执法人员拨打了负责人电话,但是无人接听。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将杨女士的反映情况记录在案,也会继续调查这家公司。
“这种夸大宣传、讲座促销的行为,经常藏匿在各个写字楼,来忽悠一些老年人。”执法人员希望通过杨女士母亲购买这种药品的案例,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听信一些以免费礼品、免费体检为噱头的讲座,身体有不适应该到医院就诊,听从医嘱。
○链接
购买铁皮石斛花的,多数是中老年人
铁皮石斛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记者走访了省人民医院附近的几家药房,发现这种中药,每克的价格从5元到20元都有。药房销售人员表示,前来采购铁皮石斛花的多数是中老年人,该药主要的功效是滋阴养胃。
长治医学院的蔡翠芳老师说,铁皮石斛花因为品种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其差异性也较大,价位区别也很大。一般的铁皮石斛花是1000元一公斤,相对而言,发青的、黏液多的就好一些,粗糙的就相对不理想。另外,铁皮石斛花分为野生的、大棚种植的,纯野生的生长周期长,有将近4年,因而比较紧缺。即使普通的野生铁皮石斛花,也比较紧俏,市场需求量很大。大棚种植的一般较为新鲜。有一位专门研究铁皮石斛花的专家曾做过多次实验,发现其主要功效在于降血糖,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实验还表明,不同的石斛,差异很大。成分也有差异,主治病症也有差异,所以应该对症下药,不能一概而论。
铁皮石斛花属气生兰科草本植物。石斛可分为黄草、金钗等数十种,铁皮石斛则属于石斛中的极品,野生铁皮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我国主要产于安徽福建广西等地。由于其生长条件的特殊性和分布的局限性,又经常年采挖,自然资源濒临枯竭。野生铁皮石斛交易价格居高不下,达到每公斤1000美元,主要功效为降血糖血脂、抗风湿、抗肿瘤等。
本报记者 宋俊峰 实习生 史帆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