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一条条崭新的道路上,铺设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盲道,为盲人出行提供了方便。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占用盲道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数盲道变成“忙道”,有的被停放的车辆“淹没”,有的被附近的商贩随意占用,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是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而铺设的盲道,却频频遭遇尴尬,成了城市文明的“盲区”。
盲道作为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导向标,盲道的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对盲人的人文关怀和体恤,也是丈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看不见色彩的盲人朋友比我们更渴望走出家门,融入到社会之中。但盲道被占用,使得他们的出行变得危险重重。尽管近年来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着覆盖面不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比如像城市盲道被占用,管理维护不到位,盲道“断头不通”,“看得见却用不了”等现象令人心忧。盲道变“忙道”的问题普遍存在,的确应该引起各方关注。
一条窄窄的盲道,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在盲人的世界中,则是一条绿色的安全通道。反思解决盲道变成“忙道”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让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正常发挥出应有功能,而且市民也应该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身修养,换位思考,用心去体会残障人士出行的困难,真诚的为残障人士出行献出自己的一份关爱,不仅仅要做到自己不随意霸占盲道,更要在发现他人占用盲道时及时予以规劝或制止。
畅通盲道,尽你我之力为身边的盲人朋友创造一个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这是每一个市民的义务与责任。
蔡永庆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