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中环右拐行至西峪西街末端,穿过三眼桥洞,到达太原市西峪煤矿。该煤矿位于西山脚下的万柏林区西峪街171号,其办公区和职工生活区连成一片,西峪煤矿的职工医院则处在生活区内,位于矿区的最北端。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原来颇具规模、医疗设备齐全的职工医院已经变成偌大一片垃圾遍布、茅草丛生的废墟。
坐在院里纳凉的老人说,当时的职工医院科室有儿科、口腔科、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放射科等,基本上矿上的职工不用外出,在此都能就医。几年前,被拆除之前,医院还进行过大的装修,而短短的两三个月之后,突然就拆除了。矿上好像是要盖房,拆了之后,手续没批下来,就闲置到现在。而现在的医院则搬到生活区服务公司的楼上,地方很小,名称也变成了神堂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好几个科室已不复存在,职工和家属就医非常不方便,大多数时间还得进城到别的医院就医。
说起医院变垃圾场,居民向记者反映说,好端端的医院被拆成这样,不但就医不方便,而且在居民区里围起这么一块废弃的闲地,现在成了倾倒垃圾的地方,特别是在夏天,苍蝇蚊子横行,气味特别难闻,令人作呕,不但影响居民区的环境,而且影响居民的心情。大家都非常不理解,手续没批下来,为啥就把医院拆除了?原来的医疗设备都去了哪里?
记者发现,通往医院旧址的路已被堵,变成了一条熙熙攘攘凌乱不堪的自由市场。医院旧址用彩钢板围起来,废墟的一角,脏污不堪的公厕分外显眼,毗邻着几米外的宿舍楼。而在不远处的矿办公区竖的牌子上,则书写着《弟子规》的内容。
记者电话采访了该职工医院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说,这个医院建院可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具体时间不详。大概是在前年拆的,矿领导当时要建高层住宅,就把医院拆了,拆了之后,手续没有审批下来,只好不了了之。该负责人表示,职工医院变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面积小了,但基本上对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没有很大影响。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二宿舍区也拆了不少房子,现也是变成一片很大的废墟,茅草遍地。
本报记者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