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别让沙滩摩托车在景区“撒野”

时间: 2015年08月13日05:08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景区里沙滩摩托车与游人同行。

    

    暑期到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都青睐去自然景区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一番自然风光。而随着各大景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娱乐设施也纷纷上马,沙滩摩托车便是其中之一,并且深受游客的青睐。在位于交城县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记者就发现了沙滩摩托车的身影。

景区沙滩摩托代步登山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8月5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迎来一批来自太原的团体游客,68岁的白秀和老伴李贤庆便是其中两位。漫步于保护区内,两人都被周围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时不时地拿出手机四处拍照。“嘀嘀……”保护区内的景观道路上,边走边欣赏美景的白秀二人被一阵刺耳的喇叭声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两辆沙滩摩托车打着喇叭就向我们冲了过来。”白秀说,听见喇叭后,她赶紧招呼老伴和周围的其他游客靠边站。
    记者在保护区内看到,刚进保护区的空地上停着一排排的沙滩摩托车,有二三十辆之多。工作人员介绍,游客可以租用沙滩摩托车前往景区深处。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前后就有四五辆沙滩摩托车被租用。租用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每个人都兴奋地边骑边跟旁边的同伴打招呼。
    “平时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摩托车,到保护区骑一骑,多刺激啊。”90后游客小刘说。记者采访了解到,从景区入口处到褐马鸡野化区的这一段距离比较远,而且属于上山道路,单靠步行需要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许多年轻人为了节省时间和力气,直接在入口处租用沙滩摩托车,又方便又好玩。

车速快、无专用车道

    “来这种保护区就得通过步行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骑沙滩摩托车反而煞风景。”白秀说。在进入保护区深处的道路上,每天都会有不少游客徒步行走。大家在慢慢欣赏沿途风光的过程中,经常会被时不时冲过来的沙滩摩托车吓到。
    放暑假了,刘丽花带着女儿来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游玩。可让刘丽花郁闷的是,沙滩摩托车速度太快,每次都是冲到孩子身边才会刹车。“上山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下山就更不用说,人们每次都慌慌张张地往两边躲。”刘丽花说。记者在上山的过程中看到,不少游客都带着孩子,每次听到沙滩摩托车发出的“突突”声,他们就得赶紧把孩子护住,生怕被沙滩摩托车撞倒。
    众多受访的游客表示,保护区内并没有沙滩摩托车的专用车道。沙滩摩托车速度快,再加上有的人骑车技术不熟练,很容易造成事故。保护区内的道路仅有三米多宽,路的一侧就是山沟,而在上面通过的同时有徒步行走的游客、沙滩摩托车和载人的马。如果车一旦刹不住,不仅会将路边的游客撞倒,也很有可能栽入山沟内。
    除了危险大之外,污染大也是游客最担心的问题。刘丽花告诉记者,沙滩摩托车加的是汽油,每次从身旁经过时总会看到排气筒排出的浓烟,非常污染环境。“而且摩托车的声音非常大,保护区本来应该比较安静,这么大的噪音把动物都吓跑了。”刘丽花说。

沙滩摩托上路归谁管

    记者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待了1个多小时,发现出租沙滩摩托的生意非常红火,一些青少年独自骑行沙滩摩托车的场景也并不鲜见。经营沙滩摩托车出租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工作日还好一点,如果是周末,租用沙滩摩托车的人都得排队。
    在与租用沙滩摩托车的游客聊天中得知,超过九成的骑行游客都是第一次接触沙滩摩托车,大多数骑完的游客都表示“惊心动魄”。来自太原的小刘也是第一次接触沙滩摩托车,“保护区内人太多,路也窄,我第一次骑,生怕撞到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沙滩摩托车装有内燃机,是通过机械运作来行驶的,肯定属于机动车辆,但因为沙滩摩托车一般都是在景区行驶,不在道路上,所以并不属于交警部门的管理范畴。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保护区内的沙滩摩托车是附近村里人经营的,不归保护区管理。记者在保护区看到,游客只需要缴纳费用就能租用沙滩摩托车。不会骑的游客有专人负责教,练习几次就能上路。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沙滩摩托车速度快,保护区内道路蜿蜒,事故也比较多,而沙滩摩托车一旦发生事故,保护区不会负责。“我们将来有可能会将保护区内的沙滩摩托车纳入管理,有手续才能经营。”该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芦燕娟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