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种专门为村民红白事提供宴席上门服务的“流动餐车”,在不少乡村流行开来。这种新型的农村经济业态,以“经济实惠、方便群众”的优势,满足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极受农民欢迎。然而,由于缺乏规范管理,“流动餐车”虽然便民,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今年“五一”前后,笔者在农村曾先后参加过两次婚礼,亲眼目睹农村“流动餐车”置办的酒席比较丰盛,饭菜质量也相当不错,鸡鱼肉肘丸、河蟹、大虾之类的海产品应有尽有。每桌宴席价格一般在300元到500元之间不等,比在城镇和市里操办每桌至少省钱一半以上。流动餐车一到,就地支起篷布伙房,有的管下厨、有的管洗菜、有的专门负责采购。不论是午餐还是晚餐,保证准时准点儿开席。可谓是“一条龙”服务,尽量让“东家”满意。笔者随意问了一句餐车主人,“食品卫生安全有保证吗?”车主回答蛮实在:“农村不像城市里那么讲究、挑剔,只要当时吃好喝好就算完事了,古话不是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事后,笔者听亲戚介绍,这些流动餐车除了有车牌号,其他什么证照也没有,他们不敢去县城和市里,都是常年围着十里八村转悠,即便是有食品安全问题也轻易“查”不着。
正是由于“流动餐车”物美价廉、随叫随到、省心省力,所以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追崇。“流动餐车”的业主大都由农民自主经营,邻里亲戚搭伙合作,成员不过三五人,大都是由自家人或亲朋好友组成。笔者通过对多家流动餐车业主的调查走访发现,“流动餐车”作为新兴的餐饮服务业态,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一是营业场所和从业人员不固定,不便于执法部门监管。二是设施简陋,卫生条件难以达标,食品安全难以保证。多数业主实行“一车式”装备,灶具、炊具、泔水桶、洗刷盆等设备和各种生熟菜品共同存放于车上。三是多数业主未取得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少数经营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不惜购买一些过期或劣质食料,以次充好,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不少“流动餐车”的灶台设在露天,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使流动餐车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对此,笔者建议,必须加强对农村“流动餐车”的监管,不断规范并引导“流动餐车”良性发展,使其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放心餐车”。一方面,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制定符合“流动餐车”经营特征的食品安全标准;另一方面,要对“流动餐车”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餐饮加工设备、原料采购渠道等进行全方位监管,严格行业准入,培育标准化农村集体餐饮加工企业。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流动餐车”集中聚餐申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事先备案工作,把食品安全问题预防工作做实做好。
此外,要充分发挥基层乡镇专职和兼职食品安监人员的作用,建立通达灵便、敏捷快速的信息平台,做到心明眼亮底数清,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农村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地方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食品药品安监工作的支持力度,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实施“一票否决”制。
眼下,天气日趋炎热,是各种疾病、传染病的高发期,各地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把住病从口入关,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开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治春天”。
秦风明 李宏斌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