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王村南街电线杆上各种管线缠在一起,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顾名思义,架空线是指由各类固定支架支撑,在空中布设的线缆的总称,是一种简便、可靠且建设和维护费用相对低廉的线缆敷设方式。
架空线一直被普遍采用,也曾经一度被看作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象征。而随着城市发展,竖在道路上的电线杆和横在空中的线缆不但影响了道路利用率,也让人感觉乱糟糟的,不清爽。这些由电线杆架起的各种弱电线路,就像一张张架在城市上空的“蜘蛛网”。
空中线缆乱如麻
以省城太原为例,抬头看到“太原蓝”时,也随处可见城市上空的“蜘蛛网”。电线杆上各种管线缠在一起,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在迎泽大街与解放北路交叉口往北的路段,除了路灯和树木外,道路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立着一根电线杆,杆上挂着的是一捆捆的线缆,电线的数量有数十根之多,黑漆漆的捆在一起。因为数量多,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基本都处于下垂的状态,有的甚至落到了正常人头部的高度。
“电线的数量太多了,显得真是乱。”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大家都认为这些线缆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从事手机生意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解放北路周边大都是低层旧楼房,原本南北走向的线缆在各个路口又会产生多个分支,使本就杂乱的空中线缆更加凌乱。“这是条很繁华、很热闹的路,可抬头一看,这些线太不美观了。”
垂落的电线头不安全
在城市中穿行,不难看到这些空中线缆一般都伴着行道树而设,密密麻麻的从树叶中间穿过,安全性着实让人担忧。“这么多电线捆在一起,与树干摩擦久了容易破皮,碰上雨天很危险。”一位受访者说。
而最让人担心的是,经常有断了一截的电线头从空中垂下来,有的挂在半空中,有的与地面相连,有的则直接被拴在旁边的树干上。在省城王村南街两侧,垂落的电线头不少,但当记者问附近住户或商家时,所有人都不清楚这些电线头到底是什么线。“大人知道危险,不会去碰这些电线头,但路过的孩子就不一定了,太危险了。”居民崔丽就这个事情还给市政热线打过电话。在王村南街,记者还发现,在变压器的位置,电线的混乱程度更为严重,线缆由于重力的原因都垂了下来,而其下方经常有人在此摆摊。
与老街巷一样,在一些新改建的街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许坦西街上也有不少架空线的“断头”垂下来,小店区坞城街办坞东社区主任武玉英告诉记者:“太原正在进行道路改造,出现电线断头的情况不在少数。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道路施工期间撞断了电线,半截电线连到了地面的污水中,正好有个孩子在此处玩水,不小心触电身亡了。”
让架空管线“入地”
市城管办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近几年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市政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社会各项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行业规模日趋壮大,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城区特别是老城区的通信、有线电视等弱电线缆,仍有一大部分裸露架在空中,以通信管线为例,就有电信、移动、网通、联通、有线电视等,这些“蜘蛛网”不但影响市容市貌,而且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市民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日益迫切。
加强城市“蜘蛛网”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难题总得想办法去破解。太原市城管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依照初步的摸底调查,省城中环以内范围约900多条街道,约有五成街道架空线缆未入地。太原已经着力清理空中“蜘蛛网”,为我省其他市提供范本和经验。
据了解,太原市此次改造的范围是除供电线路外,其他使用弱电的通信线缆要全部入地敷设。施工人员先在便道下方建设一条管沟,将通信线缆全部穿管入地,废弃的线缆再剪切清理掉。这样,城市低空的“蜘蛛网”会得到有效清理,各种故障也会大幅降低。
据了解,太原市此次整治的范围包括北中环以南、龙城大街(河西南中环)以北、东中环以西、西中环以东范围内城市道路,以及小店片区、迎新片区、晋祠片区、柴村片区内除2015年改造道路以外的城市道路。
消除“蜘蛛网”需合力
在提到架空线路整治时,受访者基本都提到整治“蜘蛛网”还需规划先行。
“要彻底解决架空管线问题,最终靠的还是政府,在我们的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都应把这一块纳入规划。”住在王村南街附近的市民王瑞新说:“架空管线‘入地’已经是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应彻底整治干净。”
消除城市“蜘蛛网”,必须有计划地分批分段实施。建设完备、实用、合理的地下线缆管道网络,改善城市立体空间环境,太原市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或许这仅仅是个开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种类繁多的电力线、通信线、各种光缆等架空线路使城市上空杂乱不堪,但仔细辨认不难看出,有些线缆是附近居民为图方便,擅自私接的线路。
看来,整理空中“蜘蛛网”既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动手术,也需要群众的大力配合。
『他山之石』
武汉:城管介入架空线改造
从底层向上层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这是武汉架空线治理的特色之一。武汉架空线的治理工作可以用同步化,制度化、分工治理,倒逼治理来概括。具体讲就是执行道路建设计划与地下管线改造建设计划“二上二下”制度,将管线年度建设初步计划与城建建设计划统筹后,与城建年度建设计划同步下达管线年度建设计划。
这种建设模式是最节省资金的方式,同时也是协调难度非常大的模式。让多部门按规章办事,共同处理架空线入地的难题,从城市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入手,完成自下而上的改造。
福州: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
福州市的架空线入地改造和电缆入地工程建设的规划主要从城市的地理环境与气象因素、建设宜居型城市的规划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几个要素出发。
城市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安全可靠,以电力需求为导向,统筹城市配电网规划。资金保障上,在原有架空线入地改造的土建部分资金由市政府出资的条件下,电气部分投资由市政府给予无息贷款支持。
深圳:超前规划入地
深圳市在电力网建设和架空线入地管理方面非常高效。
重点管理办法有:电力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所有电力工程都作为城市重点工程;超前做电力规划包括做架空线入地计划和电缆沟预留计划;电缆沟纳入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提前建设和改造。电力部门负责电力规划,市政规划部门部分负责电力沟和变电站用地的规划,区政府负责征地的实施。而且责任明确。
本报记者 芦燕娟 文/图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