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设上了减速带,路人纷纷绕行
6月22日下午,市民陈先生打电话向本报反馈:“过了个端午节,并州路上那4条减速带没了,路面恢复正常了。”
这是陈先生给本报打来的第二个电话,就在6月18日,市民陈先生就此向本报投诉:“那4条减速带安装得太不合理了,如果沿线的每个院门口都照这样装,整条路就成过山车了。”
陈先生说的4条减速带安设在省城并州南路二营盘街附近,高高凸起在马路中间,骑车人即使放慢速度也要被颠一下。
接到陈先生电话,6月18日当天,记者当即到实地走访,一边是骑车人的不满,一边是沿线单位对电动车逆行、超速现象的驳斥。
经记者采访证实,减速带属于私设,交警部门予以拆除。
回一次家车子得蹦四下
陈先生每天下班,都要骑自行车行经并州南路,非机动车道一装隔离桩,把抢道的、乱停放的汽车都赶跑了,即使下班高峰,骑自行车也特别通畅。
可6月16日晚,当他经过二营盘街口,骑车再往南五六十米远,并州南路西侧的非机动车道上突然出现了好几道减速带,舒畅的骑行突然有种被噎的感觉。“因为刚过了一个红绿灯口,一大拨骑车人前后相跟着,到了减速带跟前,车子都放慢了速度,一个一个往过蹦。”陈先生说,心里挺纳闷,减速带多在小区或单位大院里有,从来没有在公共道路上见过的?他连着观察了三天,迟迟不见有改观,于是向本报反映。
当天下午3时许,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设减速带的地方,旁边有一家单位,单位的院门正冲着非机动车道。这四条减速带,就像卫兵一样分站两边。“这减速带一看就知道,是让骑自行车的给这个院子的车让道,要不然,减速带横着装他们院门口不更好?”行经这里的一位老人对此愤愤不平。
电动车逆行、不减速沿线单位很头疼
在这家单位的值班室,几位工作人员表示,减速带不知道是哪里装的,和他们单位没关系。“装这个是好事啊!对大家都是一个保护,马路上的电动车那么快,一不注意,和进出院子的车发生碰撞,对谁也不好。”一位身穿保安制服的人说。
他们还称,这里已经发生过好多次碰撞,尤其是逆行的电动车。有了减速带,就减少了交通隐患。
记者走访看到,非机动车道沿线有不少单位院、宿舍院的出入口,进出院落的车辆、行人稀稀落落,一些骑车人确实习惯性地快速驶过,不注意院子里进出的车辆。
南内环街附近一个居民院里,一位物业人员告诉记者,院门口也曾发生过小剐蹭,他们提醒过业主,进出大门要小心,放慢速度。同时,她还建议,要是交警部门能在各个院门前的非机动车道上,设置一些鲜艳的图案,警醒一下这里是院落出入口,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交警部门:有私设交通设施的,居民可举报
沿线单位称减速带不是自己安装的,那会是哪儿来的?是交警部门特设的么?记者联系到了太原市交警支队小店二大队,一位负责人一听记者的描述,马上就推测:私设的!
这位负责人称,减速带可以物理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安全隐患,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例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私自安装和拆除交通设施,一经发现会责令其尽快整改并作出相应处罚。
为确保主干道路的畅通和安全,市区道路上原则上不允许设立减速带,除非事故多发区。比如龙城大街限速是80公里/小时,但到了黄陵一段,限速调整成了60公里/小时,为让车辆减速,经对策研究室批准许可,设施处具体实施安装。而且,所用的减速带都是波纹状的,类似公交车专用道那样,是喷上去的,而不是这样高高凸起的坡状减速带。
随后,交警支队小店二大队立即对此事实地调查,证实此处减速带属于私设,上报122指挥中心。
6月22日下午3点,记者再次前往现场,四条减速带已无影踪,非机动车道又恢复往日的平坦,从6月16日安上到被拆除,连一周时间都不到。
据了解,6月16日太原市交警支队已经下文,对非交警部门设置的道路交通设施进行集中整治,排查一处,清除一处。居民如有发现,也可拨打122进行举报。
本报记者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