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污物,溅到老魏身上
6月2日6时许,家住双塔西街33号的老魏准备出门晨练,刚走到楼门口,一个装着东西的塑料袋从天而降,老魏向后一躲,袋子就落在地上摔破了,里面的东西溅了老魏一身,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袋屎。“把我恶心坏了,差一点就到我头上了。”早晨出门遭遇这么件事儿,老魏胸口堵得慌,老两口互相扶着绕过小区门口,到了与小区一墙之隔的牛站一巷,敲门问了好几家人,都说没看见是谁扔的。
为什么秽物会从天而降?记者展开走访,牵出了一个因老旧房屋没有公厕引发的“上厕所困境”。
出门晨练,溅了一裤子屎
老魏今年81岁,是太原安装公司小区的老住户,早晨出门的遭遇让他一天的好心情都破灭了,她和76岁的老伴相跟着一起去找“肇事者”。“我们小区隔过去就是牛站一巷,那儿是一片老房子,早就说要拆,一直没有拆,现在就是卖蔬菜的人租着住了,那边上厕所不方便。”说起天上飞来污秽物,老魏推测可能是一墙之隔的平房那边人所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不过今天直接溅到他身上。
在老魏居住的单元楼下,记者看到,原本打扫得非常干净的楼宇门口,一个透明塑料袋趴在地上,走近看时,里面一团苍蝇“嗡”一声从塑料袋里冲出来,塑料袋上方是一层东户的阳台,阳台的铁钢筋窗户上也别着一个塑料袋,看上去落满灰尘,老魏说:“上面这袋也是从那面扔过来的,挂在人家窗户上了。”记者跟着老魏来到二楼的家里,躺在床上的老伴儿闻声出来,指着洗衣机上的脏裤子说:“你看这裤腿上,院儿里的人说干脆扔了吧。”
在老魏家的阳台,记者看到墙那面是几排平房,平房房顶上有各种杂物,老魏的老伴指着屋顶的几个塑料袋说:“那些袋子里都是屎,力气大的,就直接扔到我们小区这边了。”老人说:“今天气得我俩一早就过去问是谁干的,没人承认。”老两口恶心得连早饭也没吃。
没有公厕是问题根源
要去一墙之隔的平房区,需要出了小区从双塔西街向南,穿过牛站一巷的菜市场。10时,菜市场已经熙熙攘攘,来到牛站一巷的平房区,大多数人已经出摊儿卖菜了。一位在巷子里居住了十几年的住户说:“这儿住的都是卖菜的,有的家里有厕所,有的没厕所,但是我家有。”师傅姓秦是安徽人,在他居住的平房斜对面,有一间厕所,里面是一个蹲便器,房门上还挂着锁,秦师傅说:“这是我们自己建的厕所,一般不用都会锁上。”问到为什么锁门,师傅笑着说:“好几家没有厕所,市场那边人也乱,不锁门根本没人维护,几天厕所就不能用了。”问及是否知道有人往墙那边扔污秽物,师傅说:“听说过,但没有见过,主要还是上厕所不方便。”
走到巷子口,问到上厕所的问题,几位买菜的师傅都深有感触。“原来南沙河那儿有一个厕所,后来修路拆了,双塔街上有一个,晚上锁着门,白天开得晚,所以上厕所很不方便。”一位卖豆角的师傅说。问到如何解决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师傅答:“有时去周围的办公楼上。”
提及有人向一墙之隔的小区抛污秽物,几位师傅都表示之前也听说过,但不知道是谁干的。
街办安排管理人员贴告示
一边是上厕所困难,一边是污秽物影响小区的居民,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记者来到紧挨菜市场的迎泽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说:“我们是第一次接到反映有人扔粪便,一是尽快出一个告示,提醒住户,避免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再一个,我们了解一下情况,看是否具备申请惠民工程的条件,是不是可以建一个厕所。”随后,记者也见到了双西一社区的社区主任石女士,她说:“过去有个公厕,但是人们不注意维护,通上几天就堵了,找人清理了没几天又堵了,弄得没办法打扫,后来修路,那个公厕拆了,就只能上街面上的公厕了。”
石女士说,牛站一巷里的平房都是老旧房子,管理比较困难,“老住户们都去别的地方住了,连面儿也见不上,租住的人都是外地人,危房通知下了几次了,连收水费都比较困难。”说话时,在牛站一巷居住的85岁白老太太接了话茬,“人们不自觉,实在没法说。”
11时40分,记者离开时再次回到老魏居住的小区,一位86岁的老太太拿着两个塑料袋套在手上清理地上的污秽物,老人说:“我们虽然是老小区,但是人们都好,把小区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个事不是第一次,只能自己清理。”老魏指着老太太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小区,住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她姓潘,不光是潘老太,我们这个楼上,都打扫过扔过来的这些污物。”
本报记者 郝宏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