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长治地区一些农村走访时发现,不少乡村山塘、水库、圩堤、渠道、河堰等因年久失修,不同程度存在溢洪道堵塞、涵管破裂、库容淤积等状况,给安全度汛带来严重隐患。
农村山塘水库属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水利设施不仅承担着境内防汛重任,众多的山塘水库还为拦蓄雨水、防洪抗旱、养鱼饮畜以及灌溉农作物和发展养殖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清淤、维护一直依靠集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水塘数量众多,资金和投劳维护塘坝、沟渠能力不足,很少顾得上清淤。目前在农村山塘水库清淤投入巨大,农民无力负担。农村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务农只占家庭收入的“小头”,农民对修水利、清淤泥,既没有余力,也缺乏积极性。
当下,农村带“病”小型山塘水库总量庞大、欠账太多,长期淤塞严重,雨季无力蓄水,旱季无水灌溉。雨水失去羁绊,汇成山洪,冲毁梯田。泥沙俱下,淤塞江河。水塘淤塞,天晴就旱,下雨就涝,旱涝急转在所难免。眼下进入暴雨多发季节,一旦山洪暴发,带“病”的山塘水库垮塌,就可能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农村病险山塘水库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对现有的山塘、水库、圩堤、渠道、河堰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对有问题的山塘水库,要落实除险加固责任。随着汛期来临,县乡村要密切跟踪雨情、水情、灾情,及时掌握突发性动态,及时上报信息。对险工险段的山塘水库要重点防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李宏斌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