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村务公开栏的目的,就是让群众了解本村情况,使群众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可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地方,村务公开栏成了摆设,有的是内容数月不更换,有的村务公开栏上面始终空着,更有的干脆成了孩子们的“涂鸦栏”等等。
村务公开栏之所以成为摆设,一是上级部门监管不力,只注重检查硬件设施,而对公开栏上的内容却少有关注,时间久了,村务公开栏流于形式也就在所难免。二是一些农村干部对村务公开缺乏正确认识,生怕有把柄落在群众手中,不愿意接受群众监督,有意对内容遮遮掩掩和敷衍塞责。三是群众参与度不高,一些农民忙于种地、挣钱,对村务公开与否从不去认真理会,没有了台下的热情观众,“台上表演”自然也就失去了激情。
村务公开栏成为摆设的后果,一是降低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让制度的严肃性受到质疑。二是群众对村里各项事务管理无从知晓,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农村干部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风险概率大大提升。
村务公开可密切干群关系,同时对稳定农村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我们期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村务公开栏的建设管理,使其真正成为构筑和谐的“明白墙”。
张玉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