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交口县桃红坡镇大山深处的客陀、窊子条两村,通往村里的唯一一条公路是红胶泥土质路面,年久失修;水源下降,成为制约农民奔小康的瓶颈。
一、雨天出行难,丰收难丰产。
随着集中教育风生水起,客陀、窊子条两所村小学已人去楼空,适龄儿童的家长,常年往返在村镇之间。而行路难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有时睡到半夜,天气有变,不得不连夜起程。
去年客陀、窊子条核桃获得了大丰收,但采摘后遇到了阴雨天,公路上山溪汩汩,泥泞难行,商贩迟迟进不了村,果实开裂、霉烂现象惨不忍睹,村民损失严重。
二、病人就医难,耽误大事情。
前年9月中旬,客陀村女村民马华荣打核桃时摔断了腿,不幸遇到了阴雨天气,病人出不了村。等了一星期天晴后,亲人们心急火燎将其拉到汾阳医院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而落下了病根。
三、吃水贵如油,水车不愿拉。
客陀、窊子条两村人畜吃水,至今仍靠离村1公里的核桃园一口老井供给,谁知,通往井口的动力线,去年农网改造时被无辜剪断,至今无人过问,好端端的供水设施成了摆设。而从相邻的南河村到窊子条村却有4.5公里,至今仍是上世纪80年代修的土质路面,且弯急坡陡,运输费劲,司机嫌利润低,拉水车根本不愿进村,村民买一担水折合人民币5元。
高成全 范治录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