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儿童用药何时告别成人“减量版”

时间: 2015年03月27日05:46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舆论关注
分享到: 评论:

    

阅读提示
    儿童用药严重缺乏,很多医生被迫对儿童使用成人药品,我国每年死于不良用药者的1/3是儿童……3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任武贤建议国家进一步落实《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尽快制定具体的鼓励政策,不要让儿童再吃“减量版”成人药。一时间,这一建议被各大媒体转载,那么,儿童服用成人药的现状到底有多严重,医护人员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奔赴社区、各大医院和药店进行了相关调查。
    A
    14周岁30公斤以下的孩子均属于儿科,建议服用儿童用药
    实例:儿童服用成人药现象普遍存在,用药不当导致小病变大病时有发生

    3月16日,省城双塔西街荣华大药房内,一位年约50多岁的张阿姨正在导购带领下,询问儿童咳嗽药。张阿姨告诉记者,儿子儿媳上班忙,所以不到两岁的小孙子便由自己来带,要是有个小病小痛的,她多数是自己到药店买药。
    热心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小孩子咳嗽感冒发烧常有发生,她多是根据以往医生开的常用药喂孙子,感冒退烧消炎药药店一般都有,有时候没找到儿童剂型药物,她就会在店员的指导下买些成人版中药代替。“只要减少用量,中药应该还是安全的。”张阿姨说。
    同样,今年农历正月初四,平遥县中都乡11岁的小磊有点流鼻涕,晚上回到家,懂事的小磊便自己打开家庭小药箱,翻出了妈妈常服的感冒胶囊准备服用。庆幸的是正好被进门的小姨看到,及时制止。“我都这么大了,应该可以吃成人药了吧?”小磊笑着问。和小磊有同样想法的也包括他的家人,而事实上,按照大医院住院病房规定,14周岁以下、体重在30公斤以下的孩子均属于儿科,建议服用儿童用药。但这样的知识在农村甚至城市里的大多数父母都不曾知晓。小磊的妈妈告诉记者,有时候本来只需给孩子吃半包药就行,但因为开始病情较重,会给孩子吃整整一包。
    山医大一院儿科主任阴怀清告诉记者:“因为小病用药不当导致大病就医的孩子基本上每天都有。”几乎50%的家长在带孩子来医院之前,都会先凭经验给孩子服药,或者滥用成人药、抗生素,尤其是“久病成医”有经验的家长或者上网上微博多的家长更容易犯这种错误。
    记者上网查阅获悉,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则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2.9%左右,约是成人的两倍。其中,农村地区家长的儿童用药安全意识明显低于城市。
    在众多的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中,儿童往往会成为受害群体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外,根本原因还在于药品缺乏儿童型,药品使用不规范所致。一方面,成人药品和儿童药品存在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型号还是剂量,混用可能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用药基本靠估”的操作,本身不科学、不规范。
    B
    目前市场的药品品种中,儿童药品所占比例仅1.52%
    市场:约九成药品没有儿童剂型,且儿童用量标注模糊,医护人员多根据经验开处方
    “一片直径不到小指头大小的药片,怎么分成几份服用?”3月16日,去年腊月刚刚荣升为二孩妈妈的李月娥通过微信向记者反映,去医院给孩子开药,药单上常常出现“半片”和“四分之一片”的剂量,可从药房拿到的药却是成片的,服用时只能用手掰。如果药片手掰不了,婆婆便会磨成粉末,用温水溶解后,根据刻度分给孩子服用。“每次给孩子吃药都很头疼,到底‘酌减’多少才算对?”李琼说,小孩平时难免有感冒、发烧等小病小痛,每次遇上孩子生病,她都不怎么敢给孩子用药。
    果然,记者沿着省城双塔东街东口走到双塔西街桃园南路十字路口,一条街上大约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药房药店15家,记者发现,各药店均设有儿童药品专柜,但大多数药物没有儿童装。一个近70平方米的药店拥有5000多种药品,但儿童用药仅占两个货架,不到100余种。当然,用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很多中药并不区分成人和儿童,“因为中医是辨证施治,千人千方因人而异,成分剂量不同。”朋友圈内一位名曰 “本草世家”的中医这样告诉记者。
    而在药店摆放的成人中成药药物中,记者发现对儿童用药药量均没有明确标注,关于药量记者看到说明书最多的字眼便是“遵照医嘱”“儿童酌减”“四分之一药量”等模糊的词语标注。
    “儿童用药一般是按照体重来计算,小孩的体质及消化系统相对较差,在给孩子吃药时尤其要注意。市场上流通的儿童制剂,主要有片剂、口服液、颗粒剂和贴剂等,其中近八成为颗粒剂,其他的剂型都很少,针剂药品尤为缺少。”阴怀清主任说。
    同时,阴怀清还告诉记者,多年来,我国也一直存在儿童专用药种类少的问题,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对划分严格些。去年,全国政协举行了 “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会上透露的信息表明,目前,在市场上现有的3500多个制剂品种中,供儿童使用的仅60种,所占比例仅为1.52%。国内市场90%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药品甚至供应短缺。而在2012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虽然充实了儿童用药,但可用于儿童的药品也仅仅为200种,其中儿童专用剂型、规格70余个,涵盖颗粒剂、口服溶液剂、混悬剂、干混悬剂等。因为儿童用药紧缺,选择范围自然也很小,所以很多儿科医生也只能根据经验开一些成人药品给孩子治病。
    此外,国内药品缺乏儿童剂型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有些注射类药物,因为只有成年人剂型,儿童在使用的时候,只能使用其一半或者是几分之一。而这类注射类药品,一旦打开,就不宜继续保存,剩下的药品只能当垃圾丢掉,这不但造成了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加重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既然儿童用药如此紧缺,那为什么儿童药物这块蛋糕这么大,药商却不“感冒”呢?阴怀清表示,这是由于儿童用药开发周期较长、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所致。
    C
    不同年龄组的婴幼儿 和 儿童,给药剂量的差异可达100倍
    专家建议:儿童用药不能盲目使用“成人药减量版”,政府应尽快落实已有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儿童用药

    采访中,阴怀清表示,由于儿童体质较弱,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解毒排泄功能较弱,对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成人,加上病情诊断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懂医学常识的家长如果简单地把成人药“减量”给儿童使用,非但不能控制病情,还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但现在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后都喜欢自己当医生,嫌去医院麻烦,看到孩子发烧咳嗽就当感冒治疗,他们不知道,感冒也分好多种,用药不对,将可能导致孩子小病变成大病,或者带来其他病征隐患。
    据介绍,儿科在中医历来被称为“哑科”,就是说小儿不会自己说出哪儿不舒服。加上婴幼儿和儿童的体格发育呈现快速增长的特点,不同时期生理特点各异,而不同的年龄组,给药剂量的差异可达100倍。儿童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儿童服用成人药相关,一些在成人中不会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却会在儿科病人中出现,有些药物不良反应是儿童特有的。
    阴怀清建议,小孩生病后家长应及时带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尤其是婴幼儿,更是一个特殊的用药群体,由于他们此时处在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各个脏器发育尚未完全,体内代谢与药物反应与成人有差异,一定要根据年龄、体重来计算。
    当前儿童用药的最大问题在于,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反响强烈,但政策层面却依然没有及时跟进,重视“儿童用药问题”依然处在口头层面。采访中,以阴怀清为代表的多数儿科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希望政府尽快做出儿童药品的统一规划,出台有关激励政策,在药品研发的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促使药企早日生产出“儿童装”药品。同时,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利用现有药物资源,通过安全性、有效性、服用剂量等评价,使更多的上市药品合理应用于儿童,满足临床需求。
    此外,亚宝药业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任武贤还建议,开辟儿童专用药品医保目录绿色通道,让儿童专用药品不受医保用药目录调整时间的限制,可每年调整一次;丰富儿童用药规格剂型;扩充《医保目录》儿童用药比例,可通过儿科临床用药数据库,遴选儿童疾病治疗临床必需的药物、适宜剂型和规格,纳入医保目录;扶持儿童药品在招标采购中中标,提高儿童药品的报销比例。
    由此可见,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用药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任志霞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